酸枣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痰湿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去湿气,需从 [复制链接]

1#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106/4322661.html
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4591211.html

要想祛湿,就要先弄清楚湿气的由来和习性。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痰湿是如何生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痰湿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因此,人只要生命活动不停歇,就一定会有湿气产生!

要如何理解?

作为正常人来说,随着我们的年龄不断增长。那么,生痰湿几乎就不可避免。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生命活动还在继续。那么,就一定会有湿气。

因为这在中医理论中来看。痰湿的生成,几乎是和我们的脾、肺、肾三脏的功能退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用古名医李梴的话说就是:“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我们的脾:主受纳食物和化生水谷精微、气血。然而,我们的脾的运化之能,是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减弱的。于是,此时的水谷,不化精微,反而成了痰湿。原本已有的精微也会输布不及,从而白白地酿成了痰湿。

我们的肺:主一身水液的输布。而肺的功能会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减弱,那么肺输布水液的功能也势必会降低。于是体内津液不得化散,就白白地生成了痰湿。

我们的肾:主全身水液的代谢。当我们的年龄在不断增大,那么肾的蒸腾代谢水液的能力就会日渐不足。于是,就会在体内形成痰湿。而肾的这一代谢水液功能的退化,基本上是生命进程使然,是大势所趋,任谁也改变不了。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想尽各种办法减少痰湿的生成。以下,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所在:


  

①护脾

1我们的脾,怕过饱。要是吃得太饱,脾就无法及时地运化,这样就会有痰湿生成。而痰湿也会反过来阻碍脾的功能发挥。

2我们的脾,怕过饥。过饱不好,过饥照样也不行。脾胃主受纳水谷和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反过来,本身也能养脾胃。

3我们的脾,怕思虑。若是过度地思虑,就会让脾气郁结,从而徒生痰湿。

4我们的脾,怕寒凉。以脾阳为要,脾阳一旦受寒或是受伤,那么脾的运化之机也会为之滞涩。所以我们不能贪食凉食。


  

②护肺

1我们的肺,怕不动。肺的宣肃之能,需要经过适当地锻炼才能长盛不衰。若是长期不动弹,无疑就会降低肺的基本功能。

2我们的肺,怕干燥。肺为娇脏,天生就喜欢水润。所以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还需恰当地湿度才行。

3我们的肺,怕感冒。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这都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

4我们的肺,怕吸烟。肺,本就喜润勿燥。而香烟,恰恰是燥性之品。在不经意地吞云吐雾间,就是在绵绵不绝低损伤肺阴。

③护肾

1我们的肾,怕熬夜。熬夜,就会损伤肾水,从而损伤我们的肾阳。

2我们的肾,怕过劳。过度劳泪会损耗我们的肾气,若是长此以往,就会亏耗肾精,从而补养不及。

3我们的肾,怕纵欲。纵欲过度,就会徒伤肾阴和肾精。最后就会降低我们一身的各项机能。

4我们的肾,怕着凉。着凉,其直接影响,就是损伤肾阳。

在这里,分享一个祛湿的小方法,能应对多种身体症状:

在大家固有的印象中。祛湿,可能会首选红豆和薏米。其实,在我们的厨房里,有一种小材料比薏米更好,这就是花椒。

就比如说,国医大师陆广莘就有用花椒煮水泡脚的习惯。用来驱寒邪、祛湿邪,相信也有不少人用过。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出自道家的小方法。这其中,用到的材料就包括花椒。

这就是收录于《我说参同契第54讲》中的一个小方法。原话是: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上述所提及的原料,基本都是药食两用之品。而且都是热性的,通过肚脐吸收后,热进寒退,逼走湿邪、提振阳气。

上述方法,本就是调理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肠胃不适等。其实,直白来说,脾胃虚寒就是寒湿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经过不断验方尝试,发现这组方还能有效应对寒湿重,阳虚,畏寒怕冷,宫寒痛经,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喜温喜按,以及体质虚弱者。

要如何做?

将挑选的七八颗花椒和一颗桂圆肉一起捣碎成细末,两者融合后。再取少许艾绒加入混合。

睡前,将上述处理好的细粉放置在肚脐处,用透气胶布贴上。第二天再取下。

当然,为了达到五脏同调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将其加味,加入酸枣仁和枸杞。

当然,如果大家不想配置、难以掌控用量,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