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按理说,这正是可以让人早点上床入睡的惬意时节,但偏偏有不少人吐槽睡不好觉,甚至无法入睡,彻夜难眠。那么,中医怎么解决失眠问题呢?辨证论治“不寐症”
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的失眠诊断标准,夜晚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无法维持一晚上反复醒来2次以上,总体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影响白天工作生活功能,都可以被定义为失眠。
今天就争对失眠的问题给大家带来一个历代名方,在现今也有很多中医医师一直在使用当中,这就是:“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的著名方剂。该书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的组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这首方剂可以治疗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的失眠。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除烦,共为臣药,与酸枣仁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配伍,形成辛散与酸收并用之势,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
酸枣仁汤适用于伴有心悸,虚烦不安,头晕目眩,咽干口燥等症状的失眠。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血舍魂;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上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虚热内扰就会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不能荣润于头面,就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