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容易心烦失眠皮肤干口干口苦干咳 http://www.ganjianga.com/gjls/6724.html延胡索
概 说
延胡索首载于《雷公炮炙论》,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宋代时因避宋真宗赵延名讳而改为玄胡索,又因避康熙大帝玄烨名讳改为元胡索。延胡、玄胡、元胡均为其简称。以个大、饱满、质地坚实、断面色*者为佳。生用或醋炙用,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主产于浙江,为“浙八味”之一。“浙八味”是指产于浙江而质量上乘的中药,一般是指延胡索、白术、玄参、菊花、浙贝母、郁金、麦冬、白芍。
性能特点
因其温通之力较强,故本草皆言其味辛。品尝延胡索,味苦,并无明显辛味。其性温,善入血分而归肝经为主。
功效应用
《雷公炮炙论》记载“心痛欲死,速觅延胡”,首先提出延胡索的止痛作用,《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后,延胡索广泛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现在一般认为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用于血瘀气滞诸痛证。延胡索虽然具有三大作用,但对于血瘀证、气滞证而无疼痛者,一般不把本品作为首选,但对于以疼痛为主症者,无论是气滞、血瘀,还是其他原因所致者,均可以配伍延胡索,如此来讲,本品实际上是对症治标之品,而非治本之用。
用治胸痹心痛,常与丹参、瓜蒌、薤白等同用;用治胃痛,偏寒者,配伍干姜、高良姜等以温中止痛;偏热者,常与川楝子配伍,即金铃子散;属气滞者,配伍香附、木香以行气止痛;偏血瘀者,配伍丹参、五灵脂等以化瘀止痛;寒热错杂者,以半夏泻心汤配伍本品;用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常与柴胡、郁金、白芍等同用;用治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常与当归、红花、香附等同用;用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吴茱萸等同用;用治跌打损伤,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用治风湿痹痛,可与独活、秦艽、桂枝等同用。
药理研究证实,延胡索含大量生物碱,其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效果最强,这是其止痛作用的主要成分。
再从本品的来源看,本品是罂粟科植物,与罂粟同科,均具有较强止痛作用,将延胡索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制成元胡止痛片,广泛用于胃痛、头痛、痛经等多种疼痛的治疗,临床使用方便。
延胡索止痛时,最常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即金铃子散,这是临床常用小方。治疗各种疼痛,常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选用延胡索或配伍金铃子散。
临床经验发现,延胡索不仅具有止痛作用,而且诸多患者服用本品后,其睡眠亦有显著改善,所以,临床上用本品治疗失眠有效。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3~30g;研末吞服,每次1.5~3g。治疗胸痹疼痛,非大量不能起效。
使用注意:
研究发现,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与酸结合,可生成可溶性盐,煎煮时,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加大,其止痛之功也随之增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在远古时候,化学研究尚未起步时,醋炙延胡索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与伟大。由于延胡索的价格较高,研末冲服时,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而且同样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特别是用于胃脘痛时,研末冲服值得提倡。
临床经验
马有度经验:酸枣仁配伍延胡索 治疗不寐,以酸枣仁炒香研粉,嘱患者自采夜交藤、鸡血藤煎汤送服,效果良好,自称为“枣仁双藤方”。以后每遇虚烦不眠者,或单用此方,或酌情配伍,亦多获效。
年我带领学生下乡巡回医疗,见农村痛证甚多,仓促之间,每用醋炒延胡索粉6g,开水送服,日服二三次,多有良效。有些病人求效心切,往往倍用顿服,不仅疼痛迅速缓解,而且昏昏入睡。因而悟出延胡索似有安神之效。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均未见有延胡索能安神的记载;又查古今医案,亦无用其治疗不寐的报道。后来,从一份内部资料中得知,将延胡索的有效成分试用于失眠患者,取得一定效果。此后,每遇虚烦不得眠者,便在“枣仁双藤方”的基础上,再加入延胡粉,果然收效更捷,而且头昏、头痛的症状也迅速缓解。欣喜之中,又自称此方为“双粉双藤方”。有的病人无法煎药:便减去双藤,仅用双粉,同样取得良好的安神之效。
这些零散的经验提示,酸枣仁和延胡索在安神方面似有协同作用。继而约请研究单位进行药理实验。果然,酸枣仁的浓煎液和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在镇静催眠方面确有协同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其协同作用尤其明显。于此似可说明,凡在临床实践中确属有效者,必有其科学道理。(《长江医话》)
延胡索,辛散苦降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本草经疏》云:“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血活则气行。”《本草求真》曰:“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我院李达祥主任医师临证循古而不拘泥,认为心痛无论责之于气、血、痰、瘀,皆因阻遏心脉,不通则痛,故重用延胡索辛散温通之性,首以通止痛。方中配以*芪、*参、白术健脾益气,气足以助血行,又防延胡索量大辛散耗气;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既助延胡索止痛,又防其苦温伤阴。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延胡索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从而缓解心绞痛。延胡索30g属超常量用药,但关键在于配伍,取其利而制其弊。超常量用药效专力厚,有奇效。故谓“心痛欲死,速觅延胡索”。[刘学法,等.重用延胡索止心痛.山东中医杂志,,16(4):]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临证本草》和《名老中医用药经验》
作者/宋永刚,主编/张栋,王志;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