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仲景治虚火失眠妙方酸枣仁汤 [复制链接]

1#

中祥失眠的根本原因是阳不归阴,阳气妄动。气为阳,血为阴。气有余便是火。各种火,不好好呆在五脏六腑之中,到处乱窜,扰乱心神。火,有虚有实。实火失眠不用治,可自愈。大多数失眠都是虚火失眠。这种失眠,得治,还得赶紧治。张仲景《金匮要略》里有一个治虚火失眠的妙方:酸枣仁汤。炒酸枣仁30克茯苓9克知母6克川芎6克甘草3克歌诀: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本方是安神剂。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酸枣仁性酸,补心肝血。川穹行气活血。茯苓清心安神。知母清热除烦。甘草调和诸药。心肝血足,心肝虚火自然就没了。虚火没了,睡眠自然就踏实了。加减: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增强养血补肝之功;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以养阴清热;若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牡蛎安神敛汗。《古今名医方论》卷一:“枣仁酸平,应少阳木化,而治肝极者,宜收宜补,用枣仁至二升,以生心血,养肝血,所谓以酸收之,以酸补之是也。顾肝郁欲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辅枣仁通肝调营,所谓以辛补之。肝急欲缓,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所谓以土葆之。然终恐劳极,则火发于肾,上行至肺,则卫不合而仍不得眠,故以知母崇水,茯苓通阴,将水壮、金清而*自宁,斯神凝、*藏而魄且静矣。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朱良春国医大师、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以失眠来说,常规大法,众所周知,一般可以获效。如若病情比较顽固,试以参合专药,则常可提高疗效。

1苦参

对肝郁化火或心火偏亢而致失眠者最为合拍,功能清火除烦,宁心安神。方用:

苦参15~30g,*连5g,茯苓15g,甘草4g(或红枣7枚,可以缓和苦参苦寒伤胃之弊)

连服3~5剂,多获佳效。苦参入心、脾、肾三经,《神农本草经》论其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补中明目”,似尚有活血化瘀、补养明目作用。

《名医别录》:“苦参养肝胆之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徐灵胎称其“专治心经之火,与*连功用相近”。

现代实验研究证实,苦参含苦参碱,有麻痹或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则其安眠宁神之功,当可理解。但脾胃气弱者宜慎用之。

2松节

曾称油松节。有祛风通络、疏利关节之功,多用于痹证,《分类草药性》指出它有“通气和血”之功,说明本品不仅祛风蠲痹,抑且具有强壮补益之功效。

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该药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之功,对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于归脾汤中加松节30g,多能增强宁神安眠之功。

3小蓟花

小蓟为菊科植物的全草或根,各地均有,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枝端,花冠呈紫红色,花期5~7月可采。性味甘凉,入肝、脾经,乃凉血、祛瘀、止血药。

《别录》:“退热、补虚损”。《本草求原》:“专以退热去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

有一位干部告知:以小蓟花研末,装0.25g胶囊,每服4粒,每日2次,治失眠有佳效,可以观察之。

4乌梅

酸平,入肝、脾、肺经,收敛清热,和胃杀虫。《神农本草经》:“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

具有养血、柔肝、安神和荣筋舒络止痛之效,对老年、贫血、妊娠、肾衰、糖尿病等肝阴不足、血虚挟瘀的患者。临床常见夜寐下肢酸痛、麻木肿胀(类似不安腿综合征),同时伴有心烦、不寐等症状,最是佳药,可于辨治方中加用之,每收著效。

5酸枣仁汤加防风

凡心肝血虚、情志不遂所致之失眠,多用酸枣仁汤,如酌加炒防风8g,可提高条达肝气之功,改善睡眠质量。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头弦痛……烦满”。《日华子本草》:“补中益神……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说明防风有疏调安养之功。

6涌泉穴敷贴

取*连、肉桂、炒酸枣仁、琥珀各等份,共研细末,醋调成糊状,睡前敷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足趾蜷屈时凹陷处)如铜钱大,外以胶布固定,至翌晨去掉,每晚1次,一般7~10次,可获良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