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寐一得 [复制链接]

1#

先看一则病案:

患者中年女性。

年10月12日初诊。

病史:数年前因长期工作繁忙逐渐出现失眠,易醒(约一小时醒一次),梦多,心烦,乏力,口不干苦,胃纳可,二便调,月经量偏少,两日净,舌暗胖苔薄白,脉右寸如豆。中医诊断:不寐,痰热瘀阻、血不养心,予*连温胆汤合四物汤化裁。

处方:*连6g、茯神30g、半夏12g、炙甘草9g、枳壳12g、竹茹9g、陈皮9g、生地9g、熟地9g、当归9g、川芎9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香附9g、郁金9g、木香9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

二诊患者睡眠时间延长,每夜醒1-2次,仍予原法去*连、木香加合欢皮30g、柴胡9g,14剂,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三诊患者睡眠基本正常,上药加味熬制膏方两月以巩固疗效。

温胆汤在古代常用于治疗不寐(失眠)。首见于《集验方》,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组成为: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甘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较上方多茯苓、大枣,是现代中医所知并常用的温胆汤。其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涏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帝内经》认为营卫气血调和,经脉通畅则正常寤寐,营属阴,卫属阳,若营卫气血不和,人体津血失于转输运化则停滞为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痰瘀互结,胶着难化,阻滞脏腑经络,营卫运行失常,以致寤寐异常。温胆汤主治痰证,具有理气、化痰、和中之效,恰是针对不寐之病机而设。运用温胆汤治疗不寐一般见情志不舒可选用木香、郁金、香附等,若见明显少阳证者加柴胡、*芩;梦多易醒加龙骨、牡蛎;大便秘结,加大*;血虚血瘀,选用桃红四物汤、酸枣仁汤;心火亢盛,烦躁,加*连。另外笔者发现失眠患者可见豆脉(“动脉”),即指下感觉脉形如豆、动摇而不安定。豆脉之主病机与不寐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豆脉可见于邪阻,沪上名医邹孟城认为豆脉可见肝脾不调、气机郁滞,痰浊瘀血盘踞,或阳热亢盛,热*内燔,临床上可多加观察及体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