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8岁男子,突发脑梗,医生说这4类食物要 [复制链接]

1#
假期值班,晚上10点左右,突然窗外传来一连串急促的“鸣笛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救护车呼啸而至,从车内抬下来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人很迷糊,呼之反应差,右侧手脚也未见活动。医生查看患者后,初步判断八九不离十是“脑梗”。立刻安排护士给患者吸上氧气,抽血,随后去做头颅磁共振。几分钟后,电脑屏幕就显示出患者的头颅影像,一看诊断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给予积极的治疗,保住了患者的性命,但由于梗死面积实在太大,遗留了严重的肢体瘫痪,可能余生不得不卧床了。据了解,患者,姓张,58岁,入院当日睡午觉醒来后发现右手活动不灵活,但没有在意。晚上在家看电视时,突然茶杯掉落,右侧手脚不能活动,摔倒在地,赶医院。入院抽血时,护士发现患者血流很慢,颜色也很深。果不其然,检验报告一出,血脂很高,总胆固醇15.44mmol/L,甘油三脂4.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6.43mmol/L,这种水平的高血脂,属于重度高血脂,血管黏如粥。患者妻子哭着说,张师傅平时饮食完全是瞎吃瞎喝,烟不离手,酒不离口,最喜欢吃爆炒猪肝,红烧肉,涮火锅,蛋糕等食物,反而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都是血脂高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早在3年前,单位体检就发现血脂高,当时医生就奉劝他一定要控制血脂,不然发生脑梗的风险很高。要求他首先要改善生活饮食方式,也可以配合吃点降脂的药。但是固执的老张,自认为“身体还不错”,就没有听医生的劝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没有再复查血脂。医生坦言:老张这次脑梗发病与长期的高血脂有关。血脂高会导致血流减慢,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一旦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就诱发了脑梗。

血脂包括哪些,正常范围是多少?

YBHEALTH

1.血脂一般包括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前三者应该低点好,最后一个应该高点好。2.血脂的正常范围如下:甘油三酯(TG):1.7mmol/L总胆固醇(TC):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10~3.10mmol/L,0.9应该属于非常低的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1.16~1.55mmol/L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研究证据?一项纳入49项临床研究,共计30万例患者的汇总分析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毫摩尔/升(mmol/L),血管事件减少20%~25%。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时间之间具有累积效应,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因此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患者越早治疗,心脑血管获益就越大。还有一项研究对1.4万例26~45岁的成年人的长期随访表明,长期甘油三酯升高会增加4倍的心脑血管病风险。另外一项研究表明,甘油三酯每升高1mmol/L,男性和女性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2%和37%。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才是“硬道理”。预防脑梗,控制血脂是“关键”,要少吃以下4类食物,因为越吃血脂越高。1.油炸食物这类食物含有大量的坏的脂肪,就是饱和脂肪,而且热量极高,包括有肥肉、炸鸡块、炸薯条、汉堡包、炸丸子、炸鱼、油饼、油条、面窝等等。油炸食物吃起来口感很好,深受大众喜爱,但是一不留神就会吃多了,久而久之对血管健康非常不利。因为摄入的油脂过多,会升高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2.腌制食物这类食物存放方便,口感好,也是有很多人爱吃,但含有大量的盐分,脂肪量也高,久而久之会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对血管损伤大。这类食物主要有咸鸭蛋、咸肉、香肠、腊鱼,腊肉,酸豆角,泡菜等等。3.动物内脏说起爆炒猪肝、爆炒腰花、醋溜肝尖,火锅涮猪脑、红烧肥肠,光是听到这些名字,你就流口水了吗?,这类食物都是动物内脏。不可否认,这类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适量摄入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要注意的是,以爆炒,火锅等烹饪方式加工后,含有的饱和脂肪就会很高,摄入过多对血管是有害的。4.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糖水糖果,奶油蛋糕,夹心饼干,奶茶,果汁,可乐,雪碧。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在体内会大量地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升高。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吃的主食,白米饭、馒头、面条都是高碳水化合物,如果吃得过多会导致血糖血脂升高,平时建议晚餐时要少吃,可以以糙米、燕麦、红薯、杂粮、蔬果代替。重点来了,预防脑梗,要做到如下5件事,你也可以做到:1.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重中之重)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有三高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胰岛素抵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吸烟、过量饮酒、鼾症、缺乏运动等,80%的脑梗死与这些危险因素有关,也是可干预的因素。余下20%的脑梗与高龄、遗传基因有关,是不可干预的。过了50岁,要定期体检,包括测血压,抽血化验,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头颅磁共振检查等筛查以上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改善生活饮食方式,坚持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来控制。2.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多吃的食物:低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燕麦、粗粮、豆类、鸡蛋)、不饱和脂肪(鱼、鸡肉、坚果、橄榄油)、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豆类、糙米)和大豆蛋白(大豆、豆腐、毛豆、杂粮豆和豆浆)。少吃的食物: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动物内脏,高糖食物,还有加工类食物。改善生活方式:戒酒,限酒或戒酒,坚持有氧运动,三餐定时定量,一定要吃早餐,晚餐少吃。以蒸,煮的烹饪方法为主,而不是炒、煎、炸。做菜少放盐,少放糖,少放调味剂。3.喝绿茶研究已证实,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消耗脂肪,抑制氧自由基(坏东西,会促进脂质过氧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降低脑梗死、心脏病的发病和复发风险。一项针对4万名日本成年人的研究表明,与不喝绿茶的人相比,长期坚持喝绿茶的人脑梗死和心脏病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6%,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6%。绿茶中还含有硒元素,临床研究证实,硒元素有助于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提高血管弹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要注意的是,对于神经敏感或容易失眠的人喝绿茶可能会有些影响;绿茶也是草酸盐的主要来源,人体草酸盐过多会引起肾结石。研究表明,每天喝超过5杯绿茶可能会增加结石的风险,但每天喝1~2杯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喝绿茶(喝淡茶,而不是浓茶)外,还要多喝白开水,每天约7~8杯左右。4.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身体越运动,越灵活,越健康。运动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车,打太极拳等等。要重点提醒的是,运动前后一定要做下肢的拉伸运动,不仅可以减轻肌肉拉伤,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哈佛大学医学院有一项研究表明:坚持连续12周的脚踝,膝盖或臀部的拉伸运动,每次拉伸45秒,休息15秒,每天3次,可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脑梗死,心肌梗死,甚至糖尿病的发病风险。5.足睡眠美国的一项研究对近4千名健康成年人进行长达十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比每晚睡7~9小时的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增加27%。年在《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我国的研究,对近名平均年龄62岁的人进行了数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比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患脑梗的风险高23%。依据研究表明,晚上睡眠时间7~9小时,午睡半小时为宜,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对于睡眠不佳的人,可以尝试睡前喝牛奶,酸枣仁打粉泡水,洗热水澡或温水泡脚10分钟改善失眠。结语:80%的脑梗是可以预防的,请快快行动吧,扎扎实实地做到“管住嘴,迈开腿,血管健康,长寿可期”。

本文来源:慢病管理网;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长按下载亿邦健康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