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贻,第二届国医大师,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中产阶层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失眠症状的比例达46.58%,4.79%的人群需要长期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在国医大师刘祖怡看来,一种心态、一碗代茶饮、一套自创松静功强于西药,同时向我们传授了刘老自己的治疗失眠六种经验方。1睡眠是阴阳失衡的结果提问:刘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受睡眠困扰,请您从中医的角度讲一讲失眠的原因。刘祖贻:古代有句话:“不觅仙方觅睡方”,可见睡眠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睡眠是阴阳失衡的结果。入夜后,人体中的阳要入于阴,但如果阳过于亢奋,阴过于虚弱,阳入不了阴,扰乱神明,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导致阴阳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内伤、病后或年迈体虚、禀赋不足、心虚胆怯、情志失调等,这些原因都可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产生睡眠障碍。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各种变化应接不暇,有些人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倍感压力,为此焦虑、抑郁,这种失眠更多与情志相关。西医学神经衰弱及更年期综合征引发的失眠,都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有关。提问:请刘老对“心神”二字多做些解释?刘祖贻:我们形容一个人健康,说这个人精气神很足。“精”与肾相关,“气”与脾相关,“神”与心相关。关于“精”、“气”,我不展开讲。我们的五脏六腑,各有功用,其中心藏神,主神明。心得气血所养,其生理功能正常,脑之功能亦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楚、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若禀赋薄弱或病后失调,或思虑过度,导致心之气血不足,影响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神虚之象,即见反应迟钝、失眠健忘、精神委顿等症状。2“三法”调养应对失眠第一法:调心态,牢记“心底无私、乐观豁达”安神需养心,而养心之要在于去私欲。做事要有“入世之心“,做人要有“出世之态”。做事踏实认真,为人淡泊宁静,心底无私,才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如此则心安,心安则神安。另外要保持乐观豁达心境。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遇烦心事、不顺事,这就需要学会释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遇到不顺事、烦恼事都应往好处想,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第二法:善饮食,用酸枣仁煮水代茶饮具体做法:将酸枣的核捣碎后,加夜交藤(何首乌藤)、合欢皮等煮水喝、并可冲服三七颗粒。酸枣仁,养心安神、益阴敛汗、主治失眠、头痛、惊悸怔忡、烦渴等症。夜交藤对入睡难较有效,对焦虑所致入睡难尤为合适;合欢皮对早醒复睡难较有效,抑郁者服用效佳。酸枣本来就是食品,合欢皮还有助消化,此方安全,可用于日常饮用。我在临床中曾对重病者用酸枣至百余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较之西药安定类药物,酸枣仁汤服后无乏力头昏现象,也无药物依赖性,应用颇为安全。第三法:功法调养,自创“松静功”安神贵在心静,道教养生尤讲虚静,佛教打坐也讲入静,然而失眠者越想静下来越是思虑纷纭,静何容易?我通过反复研究总结出一方法,就是用一念,去应对万念。我说的一念,就是放松的“松”字。“松静功”基本方法和要领如下:行功时,即默想自己的思想、肌肉、神经俱已放松。先由上丹田(两眉间)开始,默念“松”,然后依次至面、颈、胸、腹、大腿、膝、小腿、脚趾、脚底涌泉穴。每处默念(想)“松”字三次,在止息点轻轻意守(仍默想松)约3分钟。如此顺序,反复练习3到5次。在上述全身逐次放松的基础上,可单独放松某一紧张点或病变部位,意守该处并默念“松”20到30次。此本属于练习气功“调身”之类。本功法对练功姿势无严格要求,不拘于何种姿势,站、坐、卧均可。只要自觉舒适自然,能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即可。修习时应注意,本法不强调呼吸锻炼,采用的是自然呼吸法,而且只注意呼气。吸气当随其自然,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