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曾用过植物建造的监狱,经过千年演变, [复制链接]

1#

人触犯了法律必然会受到制裁,到监狱进行思想上的改造,行为规范的再塑造,对世人起到警慑作用,不管在哪个国家,监狱的存在是必须的,它既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保障,同时也是让百姓生活得以维持健康有序发展的工具之一。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悠久,监狱的产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家知道最初监狱是如何产生的吗?哪个朝代的监狱最为黑暗呢?

图片:被关进监狱的犯人们剧照

一、监狱的诞生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许多制度、机构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时代文明的产生,逐渐有了竞争,有了专属地,有了氏族,于是就有了领袖人物,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当有人企图挑衅甚至希望通过叛变夺取自己的宝座时,就可以将他们关押起来,所以我们也说,监狱其实是阶级发展的产物。

在我国关于监狱最早的记载是在夏朝,在这个时期还不叫监狱,而是叫丛棘,当时还不需要专门的人看守犯人,因为他们使用的材料非常特殊。

当时的劳动力大部分是来自战争过后的俘虏,奴隶主们为了防止这些俘虏逃跑,而又要保证足够的劳动力去干活,肯定不会舍得浪费人力去看管他们,长期和大自然打交道的奴隶主们就想到了山中的酸枣树。

这种树的树枝上面长满了锐利的小刺,天气越寒冷,这种小刺越尖锐,收集大量酸枣树的树枝将它们围成一个圈,而俘虏就被反绑双手圈在树枝当中,稍微动弹一下就被刺得浑身疼痛,不要说逃跑了,就连如厕都痛苦万分。

所以,这种天然材料建造而成的监狱,非常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可以将一些不听话的人关押在一起,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图片:俘虏被关进长满小刺的笼子剧照

二、走上正轨的监狱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一个人是公正的化身,他就是皋陶。在《山海经》当中也有提到过皋陶,但是他的形象是比较可怕的,因为神话中他的长着鸟一样的嘴巴,代表了他铁面无私的一面,而且他还有一只独角羊,这只羊也有神力,人们不要想着说谎,只要拉出这只羊,它就能找到真正犯罪的人。

这些神话都告诉我们,皋陶在法律上有很高的作为,可以说是司法鼻祖,对我国古代法律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监狱的正式创建就是他提出来的。

隋陆法言《广韵三烛》:狱,皋陶所造。皋陶将氏族社会当中用丛棘建造的简易“监狱”加以改造,变成了“圜”,这个字是个象形字,就是用土建造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空间,将犯了错误的人关在了这个空间里。而皋陶又对关押犯人的标准进行了规定,哪些人需要关押,关押多久,都形成了有据可依的文字,德行兼备,法治、德治两重标杆一起进行,可以说这也是现今“法治社会”的最早雏形。

所以明清之前的朝代,都将皋陶作为狱神来供奉,在皋陶生活的时期,监狱的功能比较简单,民风淳朴,监狱的震慑作用高,因此被后面的朝代沿用。

图片:犯了错误的人被关起来剧照

当然,上有*策下有对策,随着人类智慧的提升,不管是丛棘还是泥土建造的监牢,有心人都能找到突破口,在经历了一些“越狱”之后,监狱的建造材料开始不断变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都选取石头来建造监狱。

牢不可破,同时为了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在这种石头做成的监牢贴上了神兽狴和犴的图像,因此,当时监狱也被叫为“狴犴”,比如赵王勾践就是被囚禁在吴国的“狴犴”里。

但是并不代表当时所有的罪犯都有这种待遇,大部分低级罪犯还是被关押在土牢,狴犴的条件相对要好得多,至少会比较干爽,一般也只用来关押有级别、有身份的罪犯,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监狱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

图片:被关押在土牢剧照

三、监狱的分化

监狱在发展过程当中,随着监狱制度的完善,也开始出现了分化,这个分化是根据其职能而产生的,比如:总部和地方监狱的分化,男子女子监狱的分化。

1、总部和地方都设有监狱

秦朝以前,所有的罪犯都是押到总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监牢,可是随着大一统的完成,中华四海面积之大,人口之多,这个时候,如果将所有的罪犯都押到京都,秦始皇估计连皇宫都要让出来了。

于是,秦朝就在地方也建造了监狱,如果不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人,也不是朝廷必须干涉的案件,在地方就可以完成关押收容,减少了总部监狱系统的压力,当然,由于地方监狱的设立,也产生了黑暗的一面。

图片:地方监狱关押犯人剧照

在《水浒传》中就提到了林冲在犯案之后,知道自己必定要被绳之以法,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求柴进,凑齐了十两银子,这些银子是暗地里送给执行刑罚的监狱牢头,为的就是让他们在打板子的时候手下留情,稍微照顾下。

否则这一百个板子打下去,林冲就算是武艺再高强,也要成废人一个,因为有了这十两银子,林冲之后在被送往监狱的路上也受到了关照,还和两个送押人称兄道弟,不至于受太多的折磨。

反之,如果是没有送银两的人,则会受尽折磨,就连板子也打得比别人用力,因此在当时,地方监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就是另一个地狱,基本上是有进无出。

到了清朝,这种情况更甚,由于监狱看守们并不属于朝廷编内人员,他们的收入,主要就是来自被关押犯人的供奉,所以当时的地方监狱特别黑暗,清朝散文家方苞的《狱中杂记》,就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著,可以说,很真实的反应了地方监狱可怕的一面。

图片:林冲挨板子剧照

2、女监的设立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了吕雉将戚夫人关押在永巷,做成人彘,残忍虐杀的事实。这里的永巷就是汉代设立的女监狱,专门关押宫廷中犯了错误的宫女妃嫔。从吕雉对待戚夫人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女子监狱更可怕,进到这里的女子无处喊冤,死路一条。

而封建王朝的发展,也注定像永巷这样的女监不可能消失,汉代的女子监狱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为了充分让这些女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还有了掖廷。

在这里,犯了错误的女子不仅要遭受虐待,身体上的伤害,还必须要做最辛苦的工作,比如进“暴室”,为皇室成员需要的布料进行暴晒,这个环节可以说是对女子身体的极致摧残,很多女性在这里成为了亡*。

图片:女子被关进女监剧照

可以说汉代的监狱是整个古代历史上最为残酷黑暗的,存在极大的不公平。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