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晒半干。夏秋之际,伙伴们总是相约到树上采枣子,一棵棵高低大小不同的枣树让我感受到充溢在村子里的浓浓亲情。
听老年人讲,从前的家乡,有这样一种习俗,哪家结婚,又恰逢时令,就在房院中载上一棵枣树。家里人对其倍加珍视,人树早立俱长,几多年后,便可成材。一来二去,枣树就越来越多起来。
最为有名的枣树,应该是刘庆山门前集中生长着的五、六棵,另外还有三棵:李振元家院内那棵圆铃枣树、吴长林家高高院墙边的那棵马牙枣树、刘万照家大路边那棵。
刘庆山家住在村子正中央,有一个院落,坐北朝南。大门前有一条水沟,水沟的两边用石块高高地砌起来。枣树就东西一排依次生长在沟边。每棵枣树都有一两丈高、瓦罐粗,年年结着一树的枣子。孩子们时刻清楚枣子的生长情况,有事没事在枣树附近来回转。枣子不熟的时候,刘家人加强看护,生怕孩子们耐不住性子上树摘枣。有一次,趁大人不在,刘家的二小子和我一起,偷偷往枣树上爬,准备摘枣子。他往上上,我在下面支撑着他。眼看就要爬上去,忽然听到有人大喊一声。上面的那位一紧张,从树上往下滑,恰恰跌到我的身上。他的个子大,我的个子小,两人一起滚到了路沟里。刘庆山怕将我砸伤了,掂起铁锨将自己的二小子撵得到处跑。
李振元家住在路边,有一个并不太高的院墙。院子坐东朝西,盖有五间东屋、三间北屋,枣树紧靠朝西的大门。这棵枣树,向天而生,有差不多两丈高,褐色的树身,弯曲的枝干,很显年纪,春夏秋冬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由于在院子里面,平时根本没法偷偷摘,枣子就能够安全长大长熟。卸枣的时候,李家就通知大家一声,让人们到树下去拾枣。此时,老李家有人爬到枣树上,用一条长长的木棍打落枣子。每一棍下去,枣子像雨点一样往下落。随后,就有不少孩子爬上枣树,尽情地采摘枣子。
也就是在一次爬树摘枣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一本放在院墙上一个橱子里的老书。已经没有封面,文字是旧体,竖排。我翻开随便看看,囫囵吞枣也能读懂一些。说是有一个叫黄忠的人犒赏三军,山谷响声雷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希望再次读到这本很奇怪的书。就想尽千方百计接近李家孩子,撺掇他拿给我看。我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就这样初识了。
后来,李家来了一位客人,住下来在村里读初中,我们称他为“河舅”。河舅大我六七岁,识字比我多,是他告诉我这本书叫《三国演义》,被称作封建余毒,是禁书。他还教了我不少的成语、算术方法。有一次,他很神秘地告诉我,有一个成语叫“狗急跳墙”。他为了试一试狗急了究竟会不会跳墙,就把大门关起来,用一条木棍赶着狗跑,但无论如何那条黄狗也不跳墙。看来,有些成语说的也不能当真。后来,河舅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商业学校,我们互相通了信,他勉励我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
武长林家的那棵枣树在院墙之中。院墙临近大路,用石块垒成,差不多一丈高。通过院墙的顶端,可以远远看见树上那些诱人的枣子。为了偷枣,我们趁人不备的时候,悄悄爬上院墙,站在院墙顶上想法去摘枣。这时候,武家的老姑奶奶发现了,轻轻咳凑一声,孩子们就小心翼翼地从墙上爬下来。老姑奶奶不大声吆喝,是怕孩子们被吓坏,紧张中从高高的院墙上摔下来。
刘万照家的那棵枣树就在大路边上,树的不远处有一个大大的粪坑。刘万照弟兄二人都是单身汉,守着一个偌大的院子,院子前面有一块平坦的土地,连着大路。他们二人对枣树看管并不严格。枣子刚熟未熟的时候,谁走到树下,就会顺手拿起一块石头向树上砸枣子。刘万照常常看着落在粪坑中的枣子,非常心痛地说,看看这是谁,吃就吃吧,都让枣子落到粪坑里。
除去以上比较有名的枣树外,差不多每家都有一两棵,东寨墙、北寨墙上也有不少。北寨墙上有一棵,树身倾斜,树下是深沟,爬到树上摘枣子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有不少孩子因此而被父母责骂。
我家也有几棵,只不过树小不够招眼。最大的那棵是酸枣树,长在屋后的沟边,有碗口粗细。枣熟的时候,我就爬上去,摘下那个头极小、又酸又甜的枣子,将口袋装得满满的,边走边吃,非常自得。
离开家乡之后,不知不觉间这些枣树都慢慢消失了。不知为何,村庄里的树种早趋于单一,大多是速生的杨树。现在,越来越少的人会想起这些曾经丰富和香甜过我童年的枣树了。居住在城里,各种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但我总觉得:缺少一棵树,一棵可以躺在下面读书休憩的树。
(文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