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著名的诗人叶芝以一首“当你老了”收割了无数的少女心;曾有何时,水木年华以一首《一生有你》勾起了无数的青春回忆。然而,人生兜兜转转,不过几十年而已,最终才发现,“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你手中的宝”。但很多时候,当你真正老了,你会发现,“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却成了一种奢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有很多人到了老年,却深深地被“阿尔茨海默病”困住了。这种疾病的发病比较隐匿,但是一旦发病,他可能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他可能不认识自己回家的路,他甚至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最终逐渐丧失自理能力。这样想想是不是觉得“好难过,这不是我要的那种结果”。然而,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却又十分多发,这个疾病有一个十分通俗的名称,那就是——老年性痴呆症。
对于老年性痴呆症,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目前的现代医学也只能通过联合用药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的发展。然而,对于此病,中医辨证施治却又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也能减轻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症状和延缓疾病的发展速度,提高生存概率。在中医的辨证思维中,常将老年性痴呆症分为六种类型,六种理法方药,宛如六脉神剑为老年性痴呆症保驾护航。
第一种:痰浊阻窍
中医素来就有“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学术思想,所以痰浊邪气阻塞脑窍,就会病发痴呆,临床上常以神情呆滞,缄默少言,倦怠嗜卧,胸闷不饥,头重如裹,脘腹痞满,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厚腻,脉弦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当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好,代表方剂为洗心汤,药用:人参、茯神、生枣仁各一两,半夏五钱,陈皮、神曲各三钱,甘草、附子、菖蒲各一钱。如果痰涎壅盛,可加天竺*、竹沥、白芥子等中药,如果痰浊化热,可以加全瓜蒌、*连等中药。
第二种:气滞血瘀
尤其是以清代医学家王清任为代表,瘀血病机变生疑难杂症屡屡皆是,而王氏创下几张逐瘀汤,也是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那么,气滞血瘀也依然会导致痴呆症发作,临床上常以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善忘,口干不欲饮,肢体麻木不遂,舌质暗紫,或有淤斑淤点,舌苔薄白,脉细弦或涩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当以活血化瘀为基础,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药用: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如果气虚乏力,可以酌加*芪,如果血瘀化热,可以酌加夏枯草、钩藤。
第三种:心脾两虚
中医认为,心藏神,脾藏意,而老年性痴呆症的确与“神”和“意”关系密切,所以在辨证分型中,心脾两虚证在老年性痴呆症中显得尤为常见。那么,这种证型在临床上有什么典型症状呢?一般来说,常以情呆滞,抑郁寡欢,倦怠思卧,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这种情况,多以补益心脾、健脑益智为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有中医十大名方之一的归脾汤,药用:白术一两,茯苓一两(去木),*芪一两(去芦),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去壳)一两,人参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二钱半。若兼有阴虚,可以加龟甲胶,如果偏阳虚,可以加鹿角胶。
第四种:髓海空虚
人们常常形容没啥文化的人为“腹无点墨”,而在病机中,有一种“脑无点墨”的状况,叫“髓海空虚”。像老年性痴呆症中,髓海空虚引起的不计其数。所以,在临床中也是出场率很高的一种类型。那么,这种类型的究竟有什么临床表现呢?通俗来讲,常以脑转耳鸣,表情淡漠,思维迟钝,怠惰思卧,毛发焦枯,骨软瘘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两尺无力为辨证要点。
遇到这种情况,当以补肝益肾、添精益髓为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有补天大造丸,药用:紫河车一具,怀生地*一两五钱,怀熟地*二两,麦门冬一两五钱,天门冬一两五钱,牛膝一两,枸杞子七钱,五味子七钱,当归一两,杜仲一两半,小茴香一两,川*柏一两,白术一两,陈皮八钱,干姜二钱,侧柏叶二两。如果头晕得厉害,加天麻、菊花;如果智力减退,可加黑芝麻、桑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