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大家好,我是中医范*铭,今天给大家说说失眠的问题。
很多人失眠,就在于阳气少了一半。
睡眠的本质是什么?
中医上讲的阴阳二气的顺利交接、转承。
如果二者有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睡眠出现异常。
阳气是怎么少了一半呢?也可以理解气虚血瘀了。
我来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医案。
患者42岁,女,李女士
症状表现有:
1、皮肤出现瘀血斑。
2、经常烦躁失眠,甚至彻夜不眠。
3、还会做各种噩梦,比较容易惊醒。
4、平时少气懒言,记性不好,脑袋晕。
5、面色无华,精神萎靡不振,吃饭食欲差。
中医诊断:脉象弦涩,舌色偏紫,舌苔薄白。
综合以上情况,我就给开了一张方子——补阳还五汤。
组方:*芪30到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这个是补阳还五汤。
我又加了丹参、夜交藤、酸枣仁、琥珀。
丹参可以凉血宁心。
夜交藤和酸枣仁:养血、安神助眠。
琥珀可以镇心安神。
效果如何?
患者服用7剂后,睡眠渐渐好转了,但是还经常做梦,经过调方后,加上龙齿。
患者又服用7剂后,目前睡眠完全恢复正常。
我来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学问。
这位患者从整体病症描述和舌脉上来讲,是典型的气虚血瘀。
面色无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就是气虚。
气,为血之帅。气虚,不能帅血而行,于是导致血瘀。因为血瘀,患者脉弦涩,舌色发紫,而且皮下经常有瘀斑出现。
气虚血瘀,是怎么引起失眠的呢?
由于气血血瘀,患者体内只有一半的阳气在流动。这样的状态,无法支撑它和阴气的顺利转换。两个运动员“交接棒”失误,整体的成绩一定不好,于是睡不着觉。
那怎么办才好呢?
很简单,必须改善气虚血瘀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补充患者的另一半阳气,使得阴阳转换顺利而自然。
我们来仔细看看补阳还五汤吧。其构成,再说一次,就是*芪30到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芪是补气的,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是活血化瘀的。
地龙,是通经活络的,令气血顺畅流动。
这个补阳还五汤,是专门用于改善气虚血证的。
此方的名字,叫做补阳还五。这不恰好是补充了患者的二分之一阳气吗?阳气足了,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总而言之,失眠以气虚血瘀法论治,是不错的经验。非专业读者,若要想尝试方药,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证不属于气虚血瘀,就不要用。尤其是一些实热证的失眠患者,用补阳还五汤,是自讨苦吃。
#失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