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主治:补脾胃,益肺气。这是一种补虚气的药物,主要是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的人更适合。如果你平时因为脾胃不足,总是出现困倦,四肢乏力等问题,更适合用参苓白术丸。成分: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脸子肉、陈皮、砂仁、甘草等。可以看到的是,其中作为健脾益气的药材有人参、山药和莲子肉。而白术、白扁豆、茯苓都是典型的祛湿健脾的药材,能够较好的改善人们因为脾胃虚弱而便溏的问题。此外为了中和薏苡仁的寒凉性,选择了陈皮和砂仁来理气,和胃,较好的中和了药物的药性。尤其是因为脾虚,湿气重而引发的浮肿、不思饮食,也能因此有所改善。02
主治益气健脾,养气血,安心神。当人们出现心脾两虚,失眠多梦等问题时,用归脾丸显然是更好的。由于人体气血不足,无法奉养心神,从而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夜间容易突然醒来,醒来后难以入睡。整个人可能因为脾虚而食欲不振,因为脾胃运化减弱而出现食少便溏。如果本身还存在气虚、血虚的问题时,也会因此出现舌质淡、脉缓弱等问题,人们更容易因此诱发贫血、倦怠乏力。成分:*参、白术、炙*芪、炙甘草、当归、茯苓、酸枣仁、龙眼肉、木香、远志、大枣。首先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归脾丸中隐藏了一味很有名的“四君子汤”,包括*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能够用来补气。这也是归脾丸比较有名的功效。此外归脾丸还加入了当归、大枣和龙眼肉相配伍,能够在补气的同时补血。对气血两虚的人群来说,显然是归脾丸疗效更好。此外前面提到,归脾丸主治心脾两虚的人群,主要是因为在其中加入了酸枣仁、远志两味药材,能够宁心安神,调理失眠。平时总是出现心慌、心悸、健忘、面色萎*的人,也可以尝试归脾丸。从归脾丸和参苓白术丸的成分以及主治中就能发现,它们虽然都有补脾胃的功效,但侧重点不同。归脾丸主要是补气血,调理心神不宁,脾虚气血虚的问题。而参苓白术丸主要是祛湿气,益肺气。03拓展科普:参苓白术丸不仅能补脾
很多人在补脾胃的时候会首先想到参苓白术丸。但被人忽视的是,参苓白术丸还有很多不同的功效。比如前面提到的益肺气。当人们因为生病体虚,容易出现自汗、气短神疲等表现后,就比较适合吃参苓白术丸,也能预防外邪入侵,预防感冒。痰湿重,容易咳嗽、气喘、食欲不振以及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也可以用参苓白术丸来调理身体,能够帮助人体运化痰湿之气,避免生痰滞留在肺部,加重不适。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等问题,其实也和脾虚有一定的关系,治疗是可以采用参苓白术丸作为基底,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也能辅助降血糖。如果你平时总是出现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并且还存在脾虚等问题,就可以尝试参苓白术丸来调理身体。如果你自己拿不准,最好的办法就是遵照医嘱,切忌乱用中药。04中药虽好,也有禁忌人群
很多人表示,中药都是纯天然的药物,不容易伤身。但对症下药才能发挥药效。如果你不适合吃这些药,也容易加重人体的不适。比如归脾丸总体性温,不适合存在上火、体内有实热的人服用,糖尿病患者以及孕妇、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也应该谨慎服用,不建议吃。而参苓白术丸中含有人参、茯苓等,吃的时候不建议和茶、萝卜等一起吃,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也不建议存在肾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服用,如果要吃,最好严格遵照医嘱。考虑到中药的药性,在服用参苓白术丸后2周如果病情没有好转,就不建议继续吃了。医院就诊,看看是用错了药,还是病情有所改变。根据具体的情况在调整药物。从补脾胃的角度来看,归脾丸更多的侧重于补气血,健脾胃,更对症一些。但参苓白术丸也能补脾胃,益气健脾。两者不分好坏,只是看是否对症下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