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陈辩女如果一国之君品行不正,真正受苦的却
TUhjnbcbe - 2024/3/12 18:27:00

#美国疫情##新冠肺炎#

换到今年以前,估计谁都想不到一场流行病下来,受灾最严重的居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万,死亡人数直逼20万,双双位居世界第一。

可是即便这样,作为他们国家的总统,不但不想着如何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反而成天信口开河、四处甩锅、推卸责任。

只能说,摊上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普通百姓们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吧。

我喜欢看历史故事,今天就来讲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位女人的故事。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是不是以为今天讲的这位女主角姓陈,名叫辩女呢?

其实不然,这位女子并非姓陈,我们也不知道她具体的名字。只是因为事情发生在当时的陈国,而她又有着非凡的辩才,因此就称她为“陈辩女”。

这个故事和鲁秋胡的故事很相像,也是发生在一片桑林地。

当时晋国大夫解居甫出使宋国,由于陈国位居两国之间,因此解居甫去宋国上任就需要经过陈国。

这天,当他路过陈国境内的一片桑林时,突然看见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采摘桑叶。

解居甫因为赶路,正走得气喘吁吁、口干舌燥,一见到这里有一位秀色可餐的年轻女子,不由得心头一震,顿时来了精神。

只见他来到女子的面前,一脸嬉笑地对她说:“小姑娘,快来给大人我唱首小曲解解闷,否则我就不让你回家。”

这番言语轻薄又无礼,那女子不由心头不爽,可是在这荒郊野外,如果出言相激或者断然拒绝,激怒了他,那么自己一个弱小女子,恐怕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这一瞬间,千百个念头在那女子的脑海里闪过。最后,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只见她放下手中的桑叶,款款地来到解居甫的面前,盈盈一笑,轻启朱唇,便唱出了《墓门》的第一段: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这首歌实际上是讽刺当时陈国国君陈佗的,因为他昏庸残暴、荒诞不经。

歌词大意是:

墓前一棵酸枣树,挥起斧子把它除。

昏庸无能陈国君,全国人民皆目睹。

知错不改仍依旧,本性难移真顽固!

这段歌词一唱完,解居甫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都唱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不过这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口说道:“你接着往下唱,我且听你能唱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那女子继续唱出了《墓门》的第二个小节: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谇之。

谇予不顾,颠倒思予。

这几句歌词的大意是:

墓前一棵梅子树,猫头鹰正啼不住。

昏庸无能陈国君,众人作歌把苦述。

百姓困苦他不顾,身败名裂方悔悟。

想不到一位地位卑贱的乡野村姑居然也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解居甫不由得心头惭愧,于是便借着她唱的歌词问道:“其梅则有,其鸮安在?”意思就是说,就算真有这么一棵梅子树,那么猫头鹰又在哪里呢?

那女子不由得神色黯然道:“我们陈国不过是一个小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稍稍不顺百姓就只能忍饥挨饿,更何况兵戎相见呢?到了那个时候,人能不能够活下去都得看运气,更何况一只小小的猫头鹰?”

看起来解居甫也并不完全是那种见色起意,没有一点廉耻心、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人。

因此,当他听完女子的一席话之后,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于是便羞愧地别过那姑娘,带上行囊急匆匆地赶着去上任了!

题外话:上面那首《墓门》出自《诗经·陈风》,据说这首诗是陈国国民用来讽刺当时的陈国国君陈佗的。陈佗本是春秋时期陈文公之子,陈文公死后,陈佗的哥哥继承了王位称为桓公,后来桓公病重期间,陈佗杀掉桓公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然后等桓公死后又自立为王。一番折腾之后,陈国大乱,国民流离失所,哀嚎遍野。陈国的邻国蔡国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出兵攻打陈国,并乘机杀掉了陈佗,才平息了陈国国内的动乱。这首诗正抒发了陈国人民对陈佗的愤怒和无奈。

-完-

(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辩女如果一国之君品行不正,真正受苦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