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说新语神魂颠倒竟是心肝受损调理
TUhjnbcbe - 2024/3/15 21:58:00

“世”说新语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神*颠倒

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出自明代冯梦龙著《醒世恒言》

何为神何为*?

作为描述情志状态的成语,神*颠倒中的“神”和“*”并不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心惊胆战”一般,能直接在脏腑中找到主导情绪的脏器。那么中医理论中,何谓“神”何谓“*”呢?

对于“神”的主导脏器,《灵枢·天年》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理论认为,“神”属于心所藏之神中的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灵枢·本神》认为,“心藏脉,脉舍神。”神藏于心。

那么,“神”和“*”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随神往来谓之*”《灵枢·本神》认为“*”是随神往来的精神活动,因此就有《类经》所说的“*随乎神,故神昏而*荡”。

在中医理论上,*的主导脏器为肝。《朱子语类·卷三》认为,“人之能思虑计画者,*之为也。”由此看出肝*主宰着人的认知活动、精神活动和情志活动。

“神*颠倒”竟是心肝受损?

心藏神,肝藏*,*神互相影响,*神同病。《辨证奇闻·离*》指出“心,肝子,亏则无液耗肝,肝又伤,肝伤则血燥,血燥则*不藏。”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心血亏则耗损肝阴,影响肝*,肝血亏虚日久,损伤心血,也就是《类经》中所说的,所谓“母病及子,*动神扰”。

肝、心经气交通,病理上经气相传;五行木火相生,病理上母子相及;情志神*相随,病理上神*颠倒。

要缓解神*颠倒的情况,首先从饮食上就要求五味要淡,酸、苦、甘、辛、咸不可偏嗜。《养生医药浅说》中“味薄神*自安”。

定心安*汤:

龙眼肉20克酸枣仁15克茯苓20克,山萸肉15克,排骨克。

先将枣仁、茯苓、山萸肉洗净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再放入排骨和龙眼肉,加适量水和料酒,姜片,大火煮开,小火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此方有定心安*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之失眠多梦,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等症。

穴位按摩:

取八脉交会穴后溪、申脉,配以太冲、神门。

“神”“*”各自如何调理?

01心不在焉食疗方

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神贵在“明”,“神明”即是意识清醒,凡是能引起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功能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心神“失明”,从而导致“神不安”,最终导致其调控功能失常,而表现出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异常。

养心二仁粥

枣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先将枣仁、柏子仁打碎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每2次,早晚空腹服用。此方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心失所养之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等症。

02*不守舍食疗方

灵*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出自《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何(晏)之视候;则*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幽。”

肝藏*,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肝*妄动,导致“*不守舍”的情况,上扰心神,反客为主,则出现无意识的感觉和行为,如梦话、梦游、幻觉等。

猪肝枸杞鸡蛋汤

取猪肝克,枸杞子15-20克,鸡蛋1只,盐等调味品适量。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淀粉,加少许盐等调味品腌一下.将枸杞子洗净,锅中加水煮开后,放入枸杞子和腌好的猪肝,大火煮开后即可。该方子适用于肝肾阴虚而出现的眩晕耳呜、失眠心悸、两眼昏花、头痛头胀等症。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点击让更多人看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说新语神魂颠倒竟是心肝受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