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酸枣会盟时讨董联军发下毒誓,背盟者不得好
TUhjnbcbe - 2024/8/28 17:27:00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元年(年)正月同时起兵讨伐董卓的有十一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因此,《三国演义》里所谓的18路诸侯讨董,纯粹是杜撰。

当时的联军也并非集结在一起,而是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当时袁绍、王匡在河内,袁术在南阳,韩馥在邺城,孔伷在颍川,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人驻屯在酸枣。当时虽然这些人共同起兵讨董,但是其实都各怀鬼胎,结果在酸枣举行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

于是共推臧洪上坛,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他本来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正是臧洪劝说张超和哥哥张邈一起起兵讨董。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盟誓首先声讨董卓的罪恶,然后说明讨董义士名单,最后正式盟誓。

盟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这套说辞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我们看看他们发下的毒誓“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意思是说如果违背了盟誓,不得好死,断子绝孙。这个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毒誓了,但是在各怀鬼胎的诸侯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知最后这个誓言一一应验。

张邈、张超兄弟,是当时酸枣会盟的主力,酸枣本就在陈留郡内。张邈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兴平元年(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全家及弟弟张超都被曹操杀于雍丘。张邈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这两兄弟算是不得好死,而且家人都被杀了,后代也没有相关记载。

兖州刺史刘岱,在董卓迁往长安之后,因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最终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可以说正是刘岱杀桥瑁,拉开了各路诸侯混战的序幕,从此大家撕破脸皮开始兼并混战。桥瑁被杀挺冤的,不过刘岱也没能蹦跶几天,公元年青州黄巾进犯,刘岱带兵迎击,结果被黄巾阵斩,也算应了当时盟誓的誓言。刘岱一死,陈宫、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抵挡黄巾军。

袁遗的存在感不强,他是袁绍的从兄,讨董结束后,初平三年(公元年),前扬州刺史陈温死。袁术率军占了九江,自领扬州,当时袁绍、袁术兄弟不合,袁绍派袁遗领扬州,袁术派兵击破之。袁遗逃到沛国,最终被乱兵所杀,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酸枣会盟之时,各路诸侯气势汹汹,但是因为惧怕董卓,居然没人敢主持会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臧洪是一心想要进击董卓,匡扶汉室的,所以主持了盟誓。由于各怀鬼胎,张邈、张超、刘岱、桥瑁、袁遗等参与盟誓的诸侯们没有出兵进攻董卓,最后却一个一个死于盟友之手,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三国志/国学典藏版裴松之注平装插盒(套装共4册)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8购买

参考:《三国志》

单选

讨董联军真实目的是什么?

打跑董卓争权夺利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1
查看完整版本: 酸枣会盟时讨董联军发下毒誓,背盟者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