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会专稿国医大师葛琳仪浅谈中医辨体
TUhjnbcbe - 2024/10/5 16:40:00
<

导语

年5月17-19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药学会等单位承办的“浙产名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大会暨中医药养生文化节在武义隆重举办。会上,国医大师葛琳仪做了《浅谈中医辨体“治未病”》主题讲座,现将讲课文稿整理推送,以供大家学习、分享。

国医大师葛琳仪“治未病”理论渊源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医学理念;后世医家则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如《难经》《金匮要略》等提出了“肝病传脾”“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既病防变”的观点,逐渐构成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即众所周知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关于“未病先防”,是指“未病”时应重视养生、调摄,以防邪、避邪;对于“既病防变”,则应在“既病”时早期诊断,注重截邪、安脏,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治未病”的现实意义

WHO指出:“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明确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方向是以人类健康为首要目标,即预防保健,而非疾病;其预防医学的研究,在中医学中则属于“养生”、“治未病”的范畴。

因此,深入研究中医养生学、开拓“治未病”手段,其现实意义可以归纳为:促进和维护国民的健康;由于中医“治未病”具有准、精、廉、便优势,故治未病手段的开展,能降低医疗费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治未病”的展开,既可彰显中医药特色,又符合由“治已病之人”转变为“治未病之人”的现代医学理念,由此促进中西医学的发展。

“治未病”的临证思路

1

多元思辨模式

中医临证思路应以“辨病、辨证、辨体”为一体的多元思辨模式;所谓“辨病”就是对“病”的个性判断,而“辨证”则是对中医“证”的共性综合。因此,在论治疾病时,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种病证相关的思辨方式,是中医把握疾病本质、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而在养生保健、“治未病”中,中医的思辨依据应当以体质的辨识为着眼点。

2

中医体质辨识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变更,中医在养生、治未病中,往往面对着诸如亚健康人群、慢性病的缓解期等群体,常常以无“症”可辨为临证特点,然而,按中医体质学辨识,其病理性体质已经形成。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形态、心理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是中医“证”形成的内在因素。

因此,辨明患者的病理体质类型,有助于把握机体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对疾病的易罹性以及病势演变规律。尤其在辨治伏发、缓发、继发、复发等病型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养生保健中,辨体论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思辨优势。

3

多元思辨互补

如果说“病证相关”的思辨方式,是中医论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个体体质类型的精准辨识,则是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辨依据,通过调体养生、调体阻截疾病的传变等手段,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如在治疗老慢支、慢阻肺临床缓解期时,其病虽有宿疾,但刻下症、证不显,这时宜从辨识体质类型为主、结合辨病进行思辨,临证中老慢支病人多属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病理体质,以益气养阴法来调治,借助冬令膏方、冬病夏治等手段以扶正固本,能防止疾病的复发或减缓病症。

辨体论“治未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中医学早就指出,伴随着肾精的盛衰、天癸的盈亏,人体生、长、壮、老各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及其生理特点;如肾气渐盛的生长发育期,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女子经汛来潮、男子精气溢泻、齿更发长等;而到了肾气衰退的老年期,则以发堕齿槁、筋骨懈堕、天癸竭、形坏无子为主要生理特征。

调摄原则及手段

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适龄以养”“适龄以调”是养生调摄的重要法则,其着眼点是基于把握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体质特征,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特点,通过调体养生、调体截邪、调体安脏等手段,来重新建立机体“阴平阳秘”的体质状态,从而达到保养生命而尽天年。我在临证养生中,根据个体生长壮老的生命规律,主要分为小儿、少壮、老年这三个阶段,针对小儿纯阳、少壮过用、老年肾衰三种不同的体质,分别立清养、清和、补疏三大调摄方法。以下对三者分别进行阐述。

小儿“纯阳”之体

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因以生机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精气阴阳尚未充分成熟为生理特征,故中医有“纯阳之体”之称谓,表现为易虚易实的体质特点。临证中,小儿病机特点为“易化热、易食积”,以热病、积滞、疳积等多见,宜以“清养”为调,健脾胃、固卫气以培本,清肺热、消食积以祛邪。

一方面由于小儿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此临证中须重视后天脾胃的培护;对于脾胃虚弱、体虚易感的患儿,我常选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加减,其中人参以太子参替代,取其性平、补气之力轻缓之功;对脾胃气虚之证,以“异功散”益气健脾、行气化滞;对于脾虚夹湿之证,则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对于积滞、厌食、疳积等脾系病证,常选用保和丸、健脾丸加减以健脾和胃、消食止泻。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卫表未固,外邪侵袭易于化热的病证特点,因此对于小儿外感发热、咳嗽、哮喘等肺系病证,我常根据邪气的深浅、病情的轻重而分别选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或“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辛凉解表、疏风散热。

此外,应当强调的是,在用药上,由于小儿具有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特点,用药量宜轻,应中病即止。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更忌滥用补益、攻伐之剂。

少壮“过用”之体

对于生机旺盛的青壮年而言,以精气充盈、脏腑强盛、四肢充实为生理特征;但往往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偏大,起居、劳逸失度等状态,易受情志、劳欲所伤而病起“过用”,故常呈“气机郁滞、气血亏虚”的体质特点;临床上常常可见胸闷喜太息、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夜寐欠安等亚健康状态,甚至表现为梅核气、失眠、月经病等。

针对少壮之体的体质特征,宜疏肝理气以调畅气机、健脾和中以培补后天作为调摄大法;常用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丸、归脾汤等为基本方,如,对于胃脘痛、泄泻等肝脾失和或脾虚湿滞之证,常用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疏肝健脾、行气和中。药选柴胡、郁金、香附、白芍、代代花、玫瑰花等疏肝理气,太子参、炙黄芪、茯苓、炒白术、炒扁豆、山药等健脾益气,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紫贝齿、远志、龙眼肉等养心安神。如对于郁证、月经病、失眠等肝气郁滞之证,常用柴胡疏肝散为代表方以行气开郁;肝郁化火者,酌加夏枯草、蒲公英、黄芩清泻肝经之火;对于胃脘痛、泄泻等肝脾失和、或脾虚湿滞之证,常以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疏肝健脾、行气和中;对于失眠、心悸、月经过多等心脾气血两虚之证,常用归脾汤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等等。

老年“肾亏”之体

老年之体,与小儿一般,也具有“易虚易实”的体质特点,然而又有别于小儿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导致的“易虚易实”。老年之体的“虚”指的是肾中精气渐衰,五脏虚损,气血乏源;“实”指的是,因五脏气虚,易于受邪、或气化失权,“内生”痰、瘀诸邪。因此,老年之人容易发胸痹、咳喘、眩晕、心悸、消渴等病。

因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针对老年“易虚易实”的体质特征,宜立补益脾肾以统“二本”、化痰祛瘀以开郁导滞为调摄大法。临证中常用补肾填精的六味地黄丸,在补肾的基础上健脾益气。对于老年易“实”的体质特点,因多为兼夹痰湿、瘀血之证,临床多用厚朴花、白豆蔻、瓜蒌皮、薤白等理气化痰开郁,丹参、三七、红花、川芎、鸡血藤、牛膝等补血活血通络。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高年之人因肾中精气的亏耗、五脏气血的不足,饮食物的摄取以化生后天所需的气血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老年人的易虚体质、不宜攻伐的特征,在日常或病后调养中,应有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如脾虚不运,宜选用茯苓、薏米仁、淮山、大枣等健脾养胃食品煲粥熬汤等,使后天气血化生有源而终尽其天年。

漫话“体质与食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体后天的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后天饮食物的摄取,《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食饮有节”是养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代的饮食习惯看来,这个“有节”,是指摄取饮食物以淡食、适量及五味调和为原则。在饮食有节律的基础上,应提倡运用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结合个体体质特征、采用“杂食为养”的养生观。“药食同源”理论

“药食同源”是中医学理论特色之一,乃指同一食饮之品,以充饥而论,是谓食品;从治病而言,则称药物。中医师应该像熟知方药的性味那样去掌握食饮之品的四气五味,所谓“四气”是指寒、凉、温、热的四种药性,“五味”则是指酸、苦、辛、甘、咸的五种滋味。“药食同源”的意义是在于食物同药物一样,皆有四气、五味之性,寒热、补泻之效,中药学的“四性”“五味”理论同样适用于食饮之品。谷肉果菜气味不同,各有偏性,比如粳米味甘能补益脾胃、猪肉味咸可以入肾,所以“杂食为养”应该体现在摄取的饮食物须杂而不同、五味当合而不偏嗜。

辨体择食养生

中医“调体养生”的理念应该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中医人,更应在临证医嘱、病愈调养中指导患者辨识体质、择食宜忌,通过辨识体质的偏颇来选择不同性味的食品,从而起到补养人体精气、食药共济的作用。如气虚体质宜茯苓、淮山药以健脾益气,痰热体质宜赤小豆、苦瓜以清热化湿,瘀血质宜红花、玫瑰花以活血化瘀等等。

结语中医学关于辨体“治未病”的意义是“上工治未病”思想的体现,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辨体“治未病”是中医学优势所在。辨体“治未病”可以按人体生长壮老的生命规律,从小儿“清养”、少壮“清和”、老年“补、疏”等阶段调摄,通过“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在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会专稿国医大师葛琳仪浅谈中医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