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袁绍在酸枣会盟时被推举为盟主,其实他吃了
TUhjnbcbe - 2024/10/31 19:40:00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a_d7pjarb.html

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自董卓进京平乱以来,朝堂文人名士惨遭杀害,百姓又被凉州军队掠夺,整个洛阳仿佛人间地狱一般。朝中许多人逃出都城,在各个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势力,组织军队对抗董卓,以保护大汉的江山社稷。公元年,全国有十八路人马在酸枣集结,他们歃血为盟,誓与董卓势不两立。他们经过商讨,一致决定推选袁绍为盟主,成立反董联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反扑行动。

诸侯会盟

袁绍此次能够一跃成为联军领袖,主要是还是因为袁绍有一些苦衷,最后成为了这个冤大头。在会盟的时候十八路人马都算计着各自的利益,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反董的名号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地盘,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被推选主要有四个原因。

董卓

一是董卓入京这个坑就是袁绍挖的,为了除掉张让集团,袁绍用一招引虎驱狼,用新坑填旧坑的操作实在是辣眼睛,张让是跑了,可是董卓来了,不光董卓自己来了,他还带着一帮精锐的凉州骑兵来了。董卓来到洛阳,首先就废了少帝,立了灵帝的小儿子陈留王刘协,也就是汉献帝,然后占据宫室大肆收刮金银珠宝,对朝中有意见的大臣斩杀殆尽,整个京城人人自危,无不如履薄冰。

董卓之祸比宦官更为可怕,宦官无非是利用皇权为乱朝纲,朝中外戚党人还能联合与之对抗,至少无论怎么样,这天下还是刘姓的江山,但董卓这样的外臣入京掌握朝政,这说不定哪天皇帝就姓董了,事情的严重性就摆在眼前。这个事就是袁绍这个狗头军师帮助何进一手策划的,你不来挑头谁来,输赢都是你袁绍的锅。

二是袁绍颜值较高,长相这个东西在古代可是很有分量的,最为盟军最高统帅你颜值不高也拿不出手,别人还嘲笑你们十八路人马都是歪瓜裂枣。《三国志》中记载“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袁绍面容威严,身材魁梧,这一点说明袁绍还是很有领导气质,十八路人马中不一定全都认识袁绍,对于那些对袁绍比较陌生的诸侯来说,这个长相和身材还是十分有说服力的。你说你如果长得不好看,身材又差,站在这么完美的人面前难免自惭形秽。

三是袁绍家大业大,其他诸侯们在想咱们一帮人起义最后失败了,董卓也不会对袁绍怎么样,毕竟“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是说的好玩的,一旦触怒天下的士人,相比董卓也没法在天下立足。董卓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既然袁绍执意要和我作对,那你就对不起你的叔父袁隗了。袁隗被杀之后,董卓发现好像也没有起什么波澜嘛,这个四世三公的名号真是其名难负,十八路诸侯在袁绍的带领下也不怎么成气候。

袁绍知道袁隗已死,发现天下其实已经分崩离析,家中旧臣都在苟全性命,那些受过自家恩惠的老臣无不为了保全自己而侍奉董卓。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有这个家业又有什么用了,倒不如换个思路,袁绍又开始了另一个辣眼睛的操作,要立刘虞为帝。联盟中那些人虽然都以反董起事,但是政见还是不尽相同,曹操就是最为坚定的反对者之一。

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

四是把袁绍推出来,所有诸侯都借用袁绍之名行不义之事,明面上是在讨伐董卓,实际上是用袁绍联盟的名义到处攻城略地,一时间出现了除了十八路诸侯以外的数十支“义军”部队,在各地发动战争。

这种情况下,袁绍也相当头疼,如果再这么下去,不仅自己引董卓入京这个计策被士人唾骂,以后天下的百姓因为各地战乱的愤怒也要全部推到自己头上。袁绍于是想了个办法,既然这么多人不怀好意之人都用我的名号,那我领着这帮小弟们干脆先不动,这到处发动战争的罪名自己看担待不起。这十八路诸侯汇聚到一起,终日饮酒作乐,搞得曹操最后看不下去,自己率兵单独追击董卓去了。这也就是《武帝纪》中所描述“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根本原因。

十八路诸侯联盟仅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就解体了,摆脱了盟友的束缚,他们之间也开始相互斗争、倾轧,兼并对方的土地,占据一州之地裂土封王。袁绍或许已经早就看清天下局势,最开始就吞并了韩馥的冀州,成为河北霸主。他也厌倦了诸侯们貌合神离的斗争,十八个人,十八条心,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队伍确实不好带。

1
查看完整版本: 袁绍在酸枣会盟时被推举为盟主,其实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