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三李四杏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这是果业种植当中的一句民谚。枣树种植当年就可以结果,因此也很受农民的青睐。在胶东农村,不少人家就有种植枣树的习惯,在莱州、平度等地,不少人家在门口就种着大枣。而更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在山地丘陵的棘子树上进行嫁接,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去看一看,图片拍摄的地点在烟台福山农村。
胶东半岛多山地丘陵,在坡上长了不少棘子树(酸枣树、野枣树),它们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嫁接木本,尤其是那些生长年数较长,根系和树干比较发达的棘子,嫁接的成功率很高。
棘子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树种,它对土壤和地形要求不高,贫瘠的石头坡上,也能长出比较高大的棘子树。因此,嫁接成功之后,枣的产量也一般比较大。
就这组图片的拍摄地点来说,这片棘子嫁接的主要是“家枣”,也有少部分“冬枣”。家枣,又称为“饽饽枣”,也可以细分为很多品种,有的脆甜,有的发面。笔者没有仔细打听,不过从名字上推测,胶东民间过年蒸大枣饽饽的时候,老辈可能就用的这种当地产的枣吧。现在过年用的大枣,基本都是在赶集时买的了。
眼下,家枣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而冬枣还泛着青。下面的图片都是在枣林里的实景,带大家感受一下胶东秋收季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