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公里的天府绿道。”说起来,这数字连我自己都震惊了。成都到拉萨,也不过公里出头。弯弯曲曲,大大小小,可见成都的绿道是有多密集多庞大。
第30期金沙农田湿地
我住西边,爱去芙蓉大道的绿道溜达。
路宽车少,两边要么是低密的别墅,要么是待新旺的空地,视野通透,舒服。顺便,还可绕进金沙农田湿地里晒晒太阳。
绕城之内的乡土田园风,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金沙农田湿地就藏在往温江方向的右侧,过桥便是。
偌大的水塘,路过之人没有谁不瞧上一眼,或者干脆停车。
尤其是在这开春季节,水变得丰盈,树木发出浅黄色的芽,青油菜,红油菜,随着气温的回暖,也到了冒苔开花的时刻。
田地之间的绿道,温江本地的蒜薹,还只是蒜苗,要过些日子才大量上市。收获之后,下一季该种稻谷了吧。
水塘中的鱼倒是一年四季可以垂钓,数量算不得多。大叔大爷背着钓具,沿岸边团团围住,晚上回家能不能加个菜,全靠运气。
望着一汪碧水,摩托车停在一边,一对夫妻(或是兄妹)就在椅子上闲聊,看凳子下保温杯的架势,他们似乎是会晒很久的太阳了。
趁着好天气,蜜蜂也在野花和油菜花之间飞舞。
不知名的小雀,八只十只飞到芦苇的穗子之上觅食,这身子到底是有多轻巧,竟也没有压得直直往下坠。
湛蓝的天空中,有树木还没有抽芽,只剩下干果子,挂在枝头,也撒了一地,似乎是棵酸枣树?野生的,一直生在在此处,看样子是。
柏油路和土石小路互相补充。树木有规整过,但大多还是像这种,不知名,杂乱,遍布田坎,充斥着浓郁乡野味道。
说起来,很多年前,我从这里路过的时候还一片荒芜,村子搬迁之后,那些空地上的菜蔬,一看就是周边农户自家捡来,再趁着空窗期栽种的。
水塘,那时候比现在还更加原生态,似乎是那种川西乡下常见的烂鱼塘。后来荒芜,倒也继续蓄水成了景,多了一份娟秀和灵气。
这么一个随来随去,可步行可骑车的田野湿地,可比人造的公园亲切自在多了。
逛完湿地,想去不远处的芙蓉古城里转转,可惜自从10多年前开盘过后,据说就再也不准游客进去游玩了。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