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童年都是和野果一起度过的,闲来无事叫上小伙伴一起去摘野果,运气好的话总能满载而归。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野果都好吃,但是总有一些是比较美味的,南方有桃金娘、余甘果等,而北方则有松子、榛子、酸枣等。以前大家摘酸枣并不费事,掉地上了才去捡,这样的才更美味,如今常有人抢青采收,为了保品质“限采”却遭调侃。
酸枣是北方很多地区常见的植物之一,叶片又小又绿,锃光发亮,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开始开花,八九月就能结果了。酸枣其实就是枣的一个变种,无论是习性还是外形,都和普通的枣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果实大小,酸枣的果实比较小,只有拇指粒大小。虽然个头小,但是这种野果却很有内涵,因为它的滋味很丰富,又酸又甜,尤其是那种完全成熟,果皮全部发红的酸枣,甜度会更高。
以前农村有很多野生的酸枣树,这种树大部分情况下长得都比较高,而且树枝上有很多刺,所以野生的酸枣不好摘,再加上成熟之后酸枣会自然掉落,这些掉地上的酸枣也能吃,久而久之,捡地上的酸枣吃就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习惯。其实最开始,人们只是偶尔会吃酸枣的果实,并不知道它还有其他用处,现在人们发掘出了酸枣的更多价值,能制作糕点、饮品,还具有药用价值,它的种仁可以入药,于是酸枣又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光。
最近几年,采摘酸枣成了一个很热门的项目,酸枣的市场需求增大,收购的人也多了起来,只要商家肯出价,农民就会去采摘来卖。这些收购的酸枣家种的和野生的都有,部分人在采摘的时候图省事,直接将野生的酸枣整棵树枝砍下带回家去摘,堪称掠夺式采摘。除此以外,农民采摘酸枣更讲究效率,经常抢青采收。其实只有完全成熟,且饱满的酸枣种仁才具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不过农民为了能够早采早卖,都会在酸枣的果实还是青皮的时候赶早收。
农民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很正常,尤其在近几年各种水果早采已经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抢青采摘酸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药材这种东西还是很讲究的,生长周期一定要保证,青皮的酸枣仁虽然也有酸枣仁,但是在药用功效上却差很多,在一些产区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出台相应措施减少早采事件的发生。
酸枣仁能入药,早采会影响品质,一些地方为了保证酸枣仁的质量,发布了公告,限定了采摘时间。
今年河南某地就规定在9月20日以后才能采摘,很多农民见状调侃酸枣成了国家保护植物。确实,酸枣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但在笔者看来,这种限定时间采摘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只有成熟的酸枣仁才能发挥出更好的药用功效,虽然之前早采确实让农民获利了,但这只是眼下利益,从长远来看,保证酸枣仁的品质,维护好口碑才是最好的做法。
除了不能早采以外,酸枣仁的采摘方式也需要受到限制,不能像之前那样掠夺采摘,不能再肆意砍断酸枣树枝条,这种做法虽然省事了,但实际上对第二年的采摘会产生影响,尤其是产量。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