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冬至后入腊月最寒冷30天来了,3个方法保
TUhjnbcbe - 2025/4/26 18:06:00

冬至之后入腊月,阳气初生,所有的节气点都是一个坎儿,过好了最为养人,若是这段时间做了任何透支身体的事儿,那所遭受的伤害也是加倍的。《五经通义》中形容现在便是“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始成,气微在下,不可动泄。”

现在体弱的人都会感觉隐隐不适,在这段时间我们要养护身体,呵护这体内初生的阳气,让其慢慢旺盛,同时更要避开自然界的阴邪寒邪,这种东西最伤阳气,尤其是我们体内真阳还不平稳的时候。

在这段时期,对身体影响最大的就是风寒,避风避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以下这三个部位,出门一定要护好,保暖好,否则很容易“引寒入体”。

冬季养生,注意避风避寒??

头部后脖颈:我们上半身这个部位最重要,所谓神仙也怕吹了后脑勺,平时围围巾戴帽子的时候,一定要捂牢,把后脑勺和头顶都护好,还有我们后脖颈大椎的位置,也注意别被风吹到。

我们出门也可以准备一盒这种暖颈贴,佩戴式的,还可以发热。用的时候只需将自带的精油滴在暖颈贴上,之后调整好佩戴的位置用魔术贴粘贴好即可,特别方便,它的发热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就能感觉后脖颈暖暖的。

外面的用料是医用无纺布,柔软亲肤不刺激,佩戴起来也很舒服,里面艾草包的成分都是一些驱寒活血的草本,有艾草、藏红花、海盐、生姜、薰衣草、松树、丁香等,利用铁粉、水与活性炭等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放热的反应,和暖宝宝发热的原理类似。

里面的艾草温补阳气,祛风散寒;

生姜也是散寒的;

藏红花活血化瘀;

丁香解热;

这些草本搭配在一起,既不会疏通太狠,让身体开泄过度,又能把阳气源源不断补到身体中,把体内的风寒湿浊都给排出来。

每一片都是独立包装,干净卫生,携带方便,无论是居家还是办公,都不妨碍,后脖颈暖了,感觉全身都有一股暖流涌入,特别舒服。

腰腹:腰腹是非常容易受风寒的,我们肚脐尤其要护好,所谓三层五层不如腰里一横,讲的就是腰腹保暖的重要性,在寒冷的冬天,腰腹暖了,全身都暖乎乎的。

腿脚:具体的就是我们的膝盖、小腿肚和脚部,冬天一定不要穿很低的袜子,脚踝都裸露在外,等到风寒从这个地方溜进去,我们就会经常性腿寒腿疼,即使年轻时候不觉得,到老了一定会腿脚不适,甚至影响行走。

咱们中老年朋友,该穿护膝穿护膝,该穿厚袜子穿厚袜子,该穿棉鞋穿棉鞋,年轻的朋友别为了所谓的美丽冻人,把健康给透支了。

身体不慎受风寒,3个简单方法,护好阳气

当我们感觉身体发紧,僵硬酸痛,流清涕打喷嚏,头疼等等,就要注意看自己是否受了风寒。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子的,更要留心观察,孩子不舒服了有时候不会自己说出来,受寒初期,家长可以从这2个方面去判别。

流清涕:鼻为肺之外窍,而肺合于皮毛。皮毛受寒,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孩子就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嗅觉失灵甚至食欲下降的情况。

腹泻肚子疼:当孩子上厕所的次数增多,拉肚子,捂着肚子说疼的时候就要警惕了,排除吃坏东西的可能,还可能是腹部受寒。

第一,学会吃姜,不怕寒霜

当发现身体受寒后,趁着寒气没有渗入到脏腑,要尽快把风寒从身体里驱赶出去。所谓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当我们受寒着凉时,小时候母亲就会煮上一锅红糖姜水,甜丝丝的糖水中带有一丝丝辛辣,烫嘴时候慢慢往下喝,喝着喝着就一身汗,紧绷的身体也轻松了许多。

而且红糖姜水甜丝丝的,小朋友也不会太抵触。做法也很简单::取2~3颗红枣,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小块的姜切成细丝,将所有材料放入小煮壶里,加清水煮15分钟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温热时饮用。

除了红糖姜水,还有一种红糖姜片也是我的冬季常备,每当自己觉得被寒风吹了,就立马拿出来吃上几片,甜甜辣辣,感觉身体瞬间就暖起来了。

喜欢烹饪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做,生姜清洗干净后切成细丝。无油干净的炒锅中倒入红糖和少许清水,将红糖溶解。倒入姜丝,中火炒到糖浆冒出大泡,转成小火翻炒。当看到锅边出现一些糖霜,姜丝粘在一起时关火。继续不停地炒制,姜丝慢慢变干,上面裹满糖霜时就可以了,分装在小袋子里密封,随身携带,方便又驱寒。

这种甜甜的姜片,非常适合不太吃得惯姜但是总是身体有寒的,或是脾胃不好经常腹泻腹痛的,因为姜是温脾阳的,又能驱寒暖身,而且加入了红糖,温补的作用更强。

若是不擅长烹饪,或是做了几次感觉炒的要么发苦要么太甜,也可以试试这款红糖姜片,用的是铜陵白姜和云南的古方红糖搭配,机器切片,薄厚均匀,口感更好。

咱们炒姜的师傅都是有着几十年的手艺,火候掌握的非常精准,什么时间炒糖,炒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放姜,所以吃着也是不齁不腻,甜度适中,每一包都是这种真空的小包装,既干净卫生,携带起来也方便。

这个红糖姜片因为原料是铜陵白姜,纤维很少,吃在嘴里,没什么渣,含着吃嚼着吃都不错,浓郁的姜味和红糖味入喉,刚开始是甜丝丝的,渐渐姜的微辣感就显现出来了,吃着吃着人就暖和了。

而且把几片红糖姜片倒入杯子里,加入枸杞或是红枣,再倒入沸水一冲,一杯红糖姜水就制作好了,非常方便,省去了每次切姜熬煮的过程,喝完之后再把姜吃掉,一点都不浪费,而且味道很棒!

第二,睡前泡脚,驱寒通络

中国有句谚语,“热水泡脚,赛吃人参”,《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坚持每天用温水泡脚,对于驱寒很有帮助。而且在寒冷的冬至,释放出我们被禁锢了一天的双脚,从寒冷和潮湿中解脱出来,在微烫的水肿,感受热气环绕,忙碌了一天的身体都放松下来。

脚离心脏最远,常常因为热量不足而冰凉,而且皮肤薄散热快,俗话说得好:“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况且这年头,身体有痰湿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会瘀堵在体内,阻碍阳气升发,补入的垃圾。

一般来说,身体先有湿,再生痰,湿气指的是身体中多余的,没有办法排泄掉的水湿,痰指的是水湿长期积聚在体内,慢慢被热炼而成的痰。

痰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但无论哪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东西,积在脾胃,脾胃就虚,积在肺中。

现在人体内痰湿重,非常普遍,一是现在人其实都不太注重保暖,穿的少,贪凉,再者居住的地方潮湿,缺少阳光,吃的冷食过多,身体长期都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二是现在人思虑太重,熬夜多,耗神也多,不知不觉,伤害了我们的肝脾肾,也是容易让水湿内聚,继而生痰的。

有了痰湿也不用怕,温胆汤不就是为我们痰湿所备的么,用了它基本不用其他七七八八的方法了,温胆汤用到的有枳实,茯苓,半夏,竹茹,陈皮,灸甘草,其中枳实是破气导滞的,相当于把我们身体瘀阻的状态给打破掉,就像领头的一样,之后燥湿化痰靠的就是半夏和茯苓了,竹茹也化痰,而且兼有清热的效果,体内痰多,基本也会有郁热产生。

陈皮理气化痰,和枳实一起,一凉一热,很平衡。灸甘草则是温中益气的,温胆汤这个方子应用的反胃很广,这些草本本身都是很普通的,组合在一起,却发挥出很大的效果。其实这个温胆汤好不好用,关键看我们用的草本是不是正宗,所以大家在自行搭配的时候,一定要买正宗的,不要那些劣质的草本哦。

我们想要自行搭配的,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比例: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建议咱们在用温胆汤泡脚后,自己再煮点黄芪,党参水喝一喝,补补气,增加力量,若是懒得自己搭配,或是担心找不到正宗的草本来泡脚,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款现成的温胆汤泡脚包。

里面的草本都是天然正宗的,可食用级别的哦,而且都被碾碎成小颗粒,封装在无纺布包里,用的时候只需拿一袋,是泡或是提前煮一煮都可以。

草本都是按比例搭配好的,隔着袋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建议咱们泡之前提前煮一煮,里面的成分会更快更彻底的释放出来,之后连同泡脚包一起倒入盆里,晾置合适的温度,就可以舒舒服服泡脚了。

温胆汤这个方子,没注意孕妇不要用,里面有枳实是破气的,我们泡脚的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早上泡完脚,可以喝上一杯黄芪水来给身体补补气,晚上不建议喝哦。

上面两个方法,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我们自己,受寒的时候都可以试试看。

第三,疏通身体,排湿散寒

工字搓背法

想要给孩子采用疏通驱寒的,可以试试这个工字搓背法。3岁1岁以内50次,1~3岁次,3岁以上~次。按照下图红色的路径,先推背部,再推后脖颈和肩部,最后再推臀部,顺序不要错。

背部拍打法

如果是大人或是中老年,疏通身体的方法就不用这么精细了,可以采取大面积的敲打拍击法,尤其是要拍打背部,背为阳,把它们疏通可以温暖,呵护住身体初生的阳气。

而且背部是人体的全息缩影,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所以无论哪个脏腑受寒了,我们只要把后背疏通了,那寒邪也就被疏散出去了。

后背的拍打我们用手很难够到,可以借助这个拍打工具,拍打脊椎两侧的膀胱经,这款全硅胶的拍痧板是我一直在用的,相对于木头材质来说,这个对于皮肤的损伤很少,几乎没什么损伤,而且很容易控制力度,用起来手腕不酸,很省力。

°可弯折,非常结实耐用。板面上有很多凸出的小颗粒,能够加深对皮肤的刺激,像藏在比较深处的寒啊湿啊毒素啊都能刺激到位,手柄的长度也能够满足我们拍打后背这样的位置,既不用麻烦别人,也能做到日常保养身体。

很多人体内寒气很重,拍打完后会出现一片片的红色紫色青色的痧或是淤,这种都是正常的,只需等它慢慢消退下去,之后再继续拍即可。但在拍打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避寒,这时候也是寒邪容易侵入的时候,注意紧闭门窗。

拍打完后最好喝一杯温热的开水,不要吃寒凉的,也不要马上洗澡,过2小时后再去洗。拍打身体这个方法对于小朋友不适用,大人和中老年可以用这个方法。

护好初生的阳气,为一年健康打好底子

除了规避寒邪风寒这些外侵的东西,同时也要做好养藏,冬天最好的养藏方法就是睡好觉。我们都知道冬季昼短夜长,那么也就意味着睡眠的时间更长了。在我们进入到深度睡眠时,阳气入阴,与一阳相合,在好的睡眠中便可以养好身体。

很多人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依旧特别累特别困,一问就是晚上做梦不断,也没睡好,这种情况下睡得再多,身体也得不到该有的修养。或是习惯性熬夜的人,如果在冬季熬上几天,那透支的精气可能一个月都补不回来。

身边的朋友都在说,如果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睡醒之后精力充沛就好了,可想而知睡眠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们,睡不好,那么我们体内初生的阳气能更好的升发吗?当然不能!

所以为了养好身体,护住体内的阳气,不知道如何能睡个安稳觉的,试试下面这三道酸枣仁的佳膳。

1.酸枣仁桂圆莲子汤:酸枣仁10-15克、桂圆、莲子适量。清水冲洗干净。(材料都不用提前浸泡)所有材料入锅,加入3碗水,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煮30分钟左右至莲子酥烂,出锅前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

2.安神猪心汤:酸枣仁3g、黑蒜20g、枸杞3g、干百合20g、猪心g、瘦肉g。酸枣仁、枸杞、干百合洗净,猪心、瘦肉洗净切块。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0毫升,炖1~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3.酸枣仁粥:酸枣仁10g,熟地10g,粳米g。将酸枣仁置炒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捣碎,与熟地共煎,去渣,取汁待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至粥稠时,加入药汁,再煮3~5分钟即可食用。温热服。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生用,味甘性平,能够清肝胆虚热、宁心安神;如果炒了以后,醒脾补阴、敛汗宁心的功效还会增强。简而言之,睡不着,就用炒酸枣仁;睡太多,就用生酸枣仁。

长期睡不好,可以借助酸枣仁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我们很多人睡不好,大多因为心神失养,而酸枣仁宁心安神,被称为“东方睡果”,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被医圣张仲景用来调养了。

所以冬天喝点酸枣仁,对养护身体非常不错,若是懒得动手制作,也可以试试这款熬好的现成的酸枣仁膏,开盖即食,浓郁的膏滋满满都是营养,既清润又滋养身体。这款酸枣仁用的是河北邢台酸枣仁,小而圆,又非常饱满,此外按照科学比例,添加了茯苓、桑葚、桂圆、莲子、冰糖和蜂蜜。

茯苓味甘性平,健脾宁心。可以保我们心脉的稳定,使心气通畅,同时对脾也有很好地温养效果,而且茯苓还能安抚情绪,我们很多时候睡不好就是心里装的事儿太多了,所以宁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晚上睡不好,不光伤阳,还损阴。所以滋阴的物质一定要跟上;桂圆则有益心脾,补养我们长期熬夜失去的气血;莲子宁心安神,祛我们心火旺,烦热。

这款膏滋,每一种原材料都经过反复的筛选挑拣,历经12小时浸泡,3道提取,4次浓缩,小火慢熬,这种浓稠的质地是花时间熬制出来的,全都是浓缩的营养。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内得到保留,更易被我们身体吸收。

闻着是淡淡的清香,而且没有杂质,喝上去口感也非常细腻,甜丝丝的。有了蜂蜜的收膏,整个膏体就甜而不腻非常清润,也不用担心喝完上火。

喜欢浓稠口感的,舀出来直接喝,觉得太稠了,就用温水化开搅拌均匀后喝即可,之后就可以躺在床上酝酿睡意,让自己静下心来。

数九寒天这段时间里既要躲避这些伤害身体的风寒邪气,也要注意养藏好身体,睡个好嚼。这样才能为来年打好健康的底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至后入腊月最寒冷30天来了,3个方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