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于此病,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讲,毕竟在我这里看帕金森病的患者不多,但应一位患帕金森病的老患者之邀,想着按照我的思路开的中药,在她身上也略有效果,患者自己也感觉有效果,这位患者阿姨说希望我能多研究研究这个病,让更多人能得益,能解除和缓解病痛,对她来说这种病太痛苦了。我就想着以我的理解,和一点相关的临床经验,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中医归属于“颤证”,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化性的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一些数据,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十万人就有个患有帕金森病。常见的症状就是静止性震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中晚期的人甚至会有姿势平衡障碍,容易摔跤,发病时候伴随的症状就更多,诸如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精神认知障碍等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目前帕金森是无法治愈的,无论是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而药物会随着长期服药,出现疗效减退等问题,且只能做到相对应的对症治疗,以维持工作或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从中医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对于治疗帕金森出现的各种症状,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且长期治疗不易引起耐药性或疗效减退等问题,中医长期治疗更能取得较现代医学更好的效果。
中医对于颤证也就是帕金森的认识,从基于的理论基础上就完全不同,中医认为颤证是因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不洁、劳逸失当导致的。而发病原因多是肝风内动,筋脉失养。那么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导致颤证的发生的呢?
年老体虚,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理解,随着年岁的增长,无论是久病、先天不足、或者脾胃衰损、肝肾亏虚,归结起来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渐渐地走下坡路,而这些问题就导致了气血不足。肝血不足,血不荣筋,就容易导致血虚风动,所以生活日常或者寻求中医治疗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调养气血,不要熬夜伤肝耗血,不可过度劳累或房劳等等,这是预防之道,也是治疗之道。
情志过极,情绪抑郁低落就容易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淤血如何滋养筋骨?脾气暴躁,肝郁化火,火气如此之大,火大生风,从而引起风扰筋脉。思绪过多,忧思伤脾,脾主生血,脾已伤,血怎么能保证充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是精神可嘉,但不可取,气血充裕,才能面如桃花。同样的脾运不足,也容易聚湿生痰,痰浊阻滞,也容易扰动筋脉。治疗时以息风、健脾疏肝理气为主,而自我的的调养,就一定要注意情绪的舒畅,保持心情的舒畅愉悦,如果肝气平和舒畅,脾生血正常,则肝血充盈,那么肝风从何起?
饮食不节,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基本都能得到满足,无论是年轻人或者是年老,对于口腹之欲基本都难以做到控制。无节制的食用一些厚味的食物,如奶油蛋糕、红烧肉等太咸、太甜、太油、太辣这一类食物,或者嗜酒成癖,或者过度食用一些生冷食物,或者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戒律失常,都会损伤脾胃,从而引起痰湿凝聚,或内化为热、痰热互结瘀阻筋脉而动风,或者脾生血不足,气血亏虚,血虚生风。这些都是因为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引起,而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治疗时健脾化痰都是必要的手段,而我们平时生活上一定要三餐规律,饮食有节。美食和身体健康并不冲突,只需要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