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还在沉迷验方吗炙甘草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才
TUhjnbcbe - 2020/12/12 16:18:00
我曾经被很多人灌输炙甘草汤治疗心脏病有特效,尤其是治疗早搏有特效。我刚上临床时一遇到有结代脉的心脏病病人,几乎条件反射般立刻开炙甘草汤,虽然有很多的特效案例,甚至还急救过重症心衰病人,但是客观地说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反馈效果不佳,甚至有一些人服用后病情加重了。很多学生总是希望听我讲特效医案,来增强他们对中医的信心。我想如果信心是建立在一堆特效医案之上,那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医生的临床疗效极为不稳定,有时有特效,大部分则是无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医生自认为医术很高却总是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甚至自己的家人也不信任。医生不能总陶醉于曾经的特效案例之中,应直面现实。现实是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病变是人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任何建立在治疗局部某一个点特效的方剂,只会有一定的有效性而不会有很高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炙甘草汤并非是治疗早搏的特效方,也包括茵陈蒿汤治疗胆囊炎、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疾病等。现在静下心来,体会一下炙甘草汤的条文,这几个字就能清晰地反映出病人的当下状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感受风寒之后随着邪气的深入,同时,人体正气也大量地消耗了,在人体正气极度虚劳的时候如果还要去对抗寒邪,人就会表现出心慌心悸,这说明确实是虚到极限了。就如同我们已经劳累到了极致,却发现还有问题必须马上去应对,这时候容易出现心慌等感觉。这就是炙甘草汤条文所表达的人体的状态。临床中很多心脏病病人表现为一紧张劳作就心慌或者一到冷天就心脏病发作,都是这一证型。脉象上会表现出人迎气口脉多为太阳病,脉象浮芤,最强脉力位于脉管表层,脉管的表层微有紧象。同时,脉搏的力量或脉率会有变化,或表现出脉搏的力量一会儿有力一会儿无力,或表现出脉搏跳动有停顿间歇。“代则气衰”,人体的气刚开始虚衰时,脉搏力量会变弱,脉会空虚一些。当人的气衰到较重时,脉搏就会出现“代”,这种“代”一部分会表现在脉率搏动快慢的不规律上,更多的是表现在脉搏强度的不规律上。医者摸脉反复举按,找到脉搏搏动最强力的位置,将手指安静地置于这个力度不动,反复体会脉搏的搏动力度。如果明显摸到脉搏力量的变化(轻微的变化没有意义),这种变化必须非常明显,一会儿有力一会儿没力,这就是脉代。如果“脉代而钩”病在络脉,即有一部脉鼓起一个小包,这个鼓起的小包脉搏代,就说明局部络脉有邪气未去。如果没有明显的钩脉,就说明代则气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为极虚,治疗法当峻补,以峻补为主稍稍温散寒邪。因为这时候人体处于正虚有邪的状态,补益需有补有守,要补益起来待正气慢慢去驱散寒邪。此时若只用甘温之品,甘温之药补益的同时使气动起来,补而不能守,稍微补益的正气很快就会因驱散寒邪而消耗掉,不能长久。此时若只用甘寒滋腻之品,妨碍气的运行,不仅不能起到补益效果,反倒易使正气更虚而寒邪更甚。需甘温与甘寒同用,使气持久而温煦地满溢起来,以甘味药为主,少佐一点辛散药,即炙甘草汤的治方之法。心动悸脉结代的原因很多,病证也很多。炙甘草汤对大部分偏虚性的心动悸脉结代都会有一定疗效,而最对证的病机是因风寒不解或是风寒诱发的心动悸脉结代。如果是单纯虚劳引起的心动悸脉结代,服用炙甘草汤也会有一定疗效,然而不如更对证的辨证应用*芪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类方疗效显著。同样如果病人是较严重的虚寒,脉结代,但表现的不是心动悸,而是其他虚寒象一样可以用炙甘草汤治疗。炙甘草汤非常滋腻,若有痰饮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绝不可服用,用之会加重痰饮。本文摘自《仲景理法》,作者王伟。……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仲景理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内容简介本书为《拨开迷雾学中医》系列图书作者王伟的力作,还原了张仲景的诊疗思路,将其理法与临床诊疗做了深度阐释,尤其是独创性地以“人迎气口脉法”进行六经定位,并通过形、色、脉、证以验证,使得临床诊断精准明确,使得张仲景的每个方剂在应用时都有了“明确方向”。本书还明确提出“脏、腑、经、络”的辨证层次,尤其对有些医师容易忽略的脏腑病、络脉病进行了诸多独创性的阐释与分析,扫除了一些临床“百思难得其解”的盲区。作者倡导并力行:保持恬淡虚无状态,真实体会经典,享受阅读经典,探究还原中医真相。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作者简介王伟,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年获得《伤寒论》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教师,每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仲景大讲堂与经方论坛系列讲座,教授学生回归至简至真的中医经典思维,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临床疗效显著的青年中医。编辑推荐天地有天地之纹理,此理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详备于《内经》,妙用于《伤寒》,学医者未有不读经而能明此理者也。人之所以得病者,皆因饮食起居背于此理,中医之所以能愈病者,皆在于体察此理,顺之以使人体归正。此理至简至真,学之乐趣无穷,习之每获惊喜,不学则不知其乐,不乐则非此明理之学,所以学医苦者,皆因经典之理不明也。学习经典,体会经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愈学愈美,愈学愈乐。唯愿与志于大医之学子,分享经典之乐。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仲景理法》,作者:王伟,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给大家推荐一个补益身体的妙药!●脑血管病,头针运用要特别注意这几个点!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在沉迷验方吗炙甘草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