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医传承43栀子豉汤证治
TUhjnbcbe - 2021/3/14 14:22:00

学习日志大医传承第43讲栀子豉汤证治

文章重要观点或知识

一.越婢汤

麻*10-15石膏50-甘草15生姜20大枣20

不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身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发热不恶寒、汗出、渴、小便不利,我看越婢汤就可以用,他是内热啊,有排异反应,在内部有一个强烈的代谢,产生了很高的热量,用汗来调节体温,所以汗出,因为不是向外排异就没有恶寒,汗出就伤津液,但是病是在内部的在结肠的,在下部的腹部的组织里头,器官组织的内部,所以用石膏,用石膏佐麻*利小便,这是个利小便的方子。

不是小便不利也可以从小便排异。他没有小便不利,他小便没毛病,他想往外排,他没有排的可能,他出汗不是排异的,他出汗是调节体温的散热的,他老这么调节体温丧失津液,血汗同源,夺汗者无血,这不行,我要从小便把他利出去排出去,所以啊我用麻*石膏利小便。

类似中*性痢疾大便一天十几次,还要用大*加快排异,将肠道中的病理物质彻底排出。他十几天不大便,我也用大*,他要从大便排,干燥排不出来,我用大*让他排出来;痢疾他一天拉十几次,他也是愿意从大便排,他要从大便排,他也排不出来,他排出来的是粪便,那个想排出来的病理物质,他没排出来排不出来,我用大*让他排出来好病。

恶寒绝对不能用石膏。

有汗的可以用石膏,但是一定不能恶寒,有汗可以用石膏,恶寒绝对不能用石膏,用石膏就死了,怎么能死,下利不止,腹满硬(qin(郭老))疼,食不下,他不死吗。恶寒是向体表排异的趋势,石膏是内部有热的,两者的趋势不一样,误用会造成坏病甚至死亡。

二.中*性痢疾---急重病加快排异

大*(开水渍)是急性的,发烧,每天十几次二十几次下痢,要想好的快用大*,要不用大*好的就慢点也能好,不用大*用什么?*连、*芩、秦皮、白头翁、甚至银花,他发烧发高烧啊,发40度以上,一般用30克20克的,不是,我一用都是一两一两的,知道吗一两,二两,到了紧急的时候,我用50克60克,那*连,*芩五六十克,秦皮五六十克,白头翁一两,这么用,我还给他加上10克大*,少量的大*,不是非得80克大*,不是那么回事,你治病在你,你是用兵的,我常常在这些药里,加上一定的大*,吃了退了烧了好了病完了。但拉的那人,就像那天晚上给我打电话的,说我把肠子都拉出来了,我说肠子能拉出来?他说真的,我挑起来看了就是一段肠子,他说你看看我冲洗干净了你看看,这么长,肠粘膜,把肠黏膜都拉出来了。到什么程度了,已经七八天了一大小伙子,八一队的运动员我告诉你,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我得一两二两的给他用,烧得他胡言杂语折腾,就是中*性痢疾,一天二三十次,那个瓶子老输着,那抗生素退烧的,他就退不了,那个人一天去上十几次不行,等后来二十几次大便,有人给他拿着个瓶子他大便,在大便池上蹲着。祛病,只要是祛病对人就有好处,绝不是连人带病一块打,中药不存在这个问题,那西药是绝对不行,那个细菌还没死那个人先没气了,那哪儿行啊。这个你是帮助他的,他一天二十多次排不出来,你给他吃了药他一次排了十次的,他不痛快吗,痛快对他就有利,绝对不是强弱的关系,病越严重,越应该采取快措施。

中*性痢疾:

白头翁42秦皮30*芩36*连30茯苓40泽泻30白芍36甘草15

有恶寒加银花30

高烧下利多次加大*10

往来寒热加柴胡30

三.栀子豉汤系列

原文:

①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③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④伤寒下后,心烦郁闷,起卧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⑤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⑥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之。

1、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是在伤寒吐下以后,这是个善后的方子,吐下以后并不是说,吐是错误下是错误,并不是说误治,是说在这个病之后,出现的这些症状。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这是轻的就是烦,心烦不得眠,失眠睡不着觉,要是剧烈的严重的,反复颠倒,反复颠倒是一种失眠的一个体象,就是翻过来翻过去,怎么着也睡不着觉,心中懊憹,懊憹比烦还要重,这么一个症状。

什么是虚烦?虚烦的原因?

这个胃里要是有宿食,烦,肠里头有宿便排不下来,都不叫虚烦,就是胃里没宿食肠里没宿便,这个胃肠道里没有实际的内容,所以叫虚烦,一个虚字,把整个从胃、小肠到结肠,没有有病的实在的物质,一个字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烦是虚烦,这个虚烦是从哪儿来啊,就是伤寒吐下以后,没有彻底的把热清除了,没有把一个排异过程做彻底,剩下的这么个症状是因为什么?还有东西要往外排,就不是胃肠里的实际内容物了,可能血里头啊,还有一些东西没排出来,所以啊他还有这个烦啊,就包括着发热、心烦懊憹,这都是神经症状,用栀子豉汤。

栀子的作用---引血下行

栀子这个药呢它有一个作用,它能把上头的血液(血液中还有病理物质)导向下部,从大便排出来,它不是泻,它也不是大便不通通便,它是大便通的时候啊,能把这些东西排出去,他本身没有通便的作用。如果我们说要给他一个含义的话,我们说他能利便不是通便,你有大便还让你通一下。

豆豉的作用---解*清热

这个香豉是大豆,一般做这个豆豉是大豆煮熟了,在面粉里滚一下,在不干不湿的时候把它盖起来,一般都是用植物的叶子盖起来,让它发酵产生霉菌,红的*的绿的白的,这些颜色的霉菌都有了,这个豆啊就有了一股香味了,所以叫香豉,这时候把它晒干了备用,你说这个玩意要是煎这一碗汤,是什么啊?这里头有霉菌溶解在里头,又有大豆的那些营养物质,也溶解在这碗汤里头,又加上栀子,就这么一碗汤,喝了以后大便通利退热了,也解了心烦了也睡好了觉了,这就是栀子豉汤的作用。

烦热胸中窒,发烦身热,胸中窒塞得慌闷得慌,窒当窒塞讲,你看还在胸中,栀子豉,心中结疼,身热不去,栀子豉。心中是比胸中靠下点,结疼有点疼,也是因为虚,虚热没有那实际内容物,所以用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的应用范围:

不一定在吐后下后,甭管你什么时候,你只要是胃里没有宿食,肠里没有宿便,没有实际的内容物,这个发点热啊,发点汗觉得虚烦,你给他栀子豉汤,没有豆豉光栀子也能好病。(没有热没有寒,觉得虚烦不得眠也可以用栀子。)

凡是有心烦睡不着觉的,不问三七二十一,你就给他这个方子吃他了准睡着了,但是他能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开始这两天三天准有效,他吃多少安眠药不管事,这个方子就管事,这不发展了嘛。为什么呢?栀子豉汤让他这个头上充血(病理物质)往下,这个血充满了他就烦,烦就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胡思乱想,越想越烦,越烦越想,翻过来翻过去,这叫反复颠倒啊?

2、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甘草、豆豉,栀子豉加甘草,为什么加甘草?若少气者,什么是少气者?少气应该是吸不进来,这个呼吸,吸气的时候,这儿胸肌放松,隔肌紧、收缩,下头有胃肠,它一收缩就这样了。胸肌呢,一放松就这样了,这儿一放松这儿,这就往下一压,这不是手风琴那个风箱吗,拉开了气进去啊,等呼的时候,这儿那么一紧张,膈肌这么一松,下头胃和肠往上这么一顶,空间变小了,把气挤出去了,对不对?呼吸,这么一下一下的,有节奏的呼吸。那少气的,吸不进来,这才叫少气呢,吸不进来怎么回事呢,胸肌啊不放松,你吸气它得放松,他不放松,它紧张老紧张着,可是你的膈肌呢,它老松着它不紧,整整反个遍,你怎么着能吸进气来,你吸不进气可不就少气,一点也没就没气了。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还少气,加甘草,甘草是干什么的,缓急,缓和这个紧张,他一缓和,张弛—张弛—张弛,他不就有了气了吗,这是甘草豉,栀子甘草豉。

3、栀子生姜豉汤

若呕的老呕,呕可不是吐,没有内容老想往上反,没有东西出来叫呕,加生姜,生姜不是止呕的吗。为什么不用半夏啊?是胃里面没有实际的内容物,胃里没内容物,用不着半夏去降,所以用生姜不用半夏,你看看用药多么准确啊!

4、栀子厚朴豉汤

心烦腹满,这个腹满肠里有了内容物了,有点内容物,栀子厚朴,往下走。

5、栀子干姜豉汤

身热不去微烦,这一条是因为医生用错了药了,丸药下,这丸药下啊和汤药不一样,汤药今天吃了,明天拉两次屎完了,这个丸药可不行,这个丸药今天吃了明天大便,后天还大便大后天还有大便,因为这个丸药和大*不一样,不是大*做的,估计是巴豆做的,所以造成了他天天大便多,还不是下利,天天大便多,这可不是排异,是巴豆的*性在肠子里头,也没内容物排出来,这个是栀子干姜,干姜干嘛的?干姜止利的,还是虚热以栀子治虚热以干姜止利,你看他用药多么准确啊。

6、栀子豉汤的禁忌

栀子豉汤有一个禁忌:说这个人要是平常,素日有便溏者净拉稀屎,栀子豉汤说不可与,不可与就是吃了以后,更拉起稀屎来了。可是如果有这个病,我还是建议你,还要给,给不要紧,不是错了可以加一点药。如果说吃了就大便次数增多,那还可以给他一个栀子干姜再吃了;还有一个注解《伤寒》的,都说栀子豉是个吐药,吃了这是吐的药,跟大*承气汤吃了是泻药一样,把栀子豉作为吐药看,这是个错误。第一栀子生姜能止呕,它怎么是吐药啊?第二栀子、豆豉没有一个药下头写着做吐药用的。第三我这60多年看病,对于这个病看多了,没有一个吃了栀子豉汤吃完吐的,不要认为是吐药。

7.(学员)请您说一下,那个心下痞证,还有承气汤证这个发热,以及栀子豉的发热有什么区别?

(郭老)这个区别大了,心下痞那个热,心下有气体;承气汤是腹,不是胃,是肚子、结肠,硬(qing))满疼不大便多少天,这心下痞有不大便还有大便的,还有拉稀的也心下痞,心下痞就是按之软,一敲有气体,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鉴别;栀子豉是胃里什么也没有,腹里肠里什么都没有,有点微热,热不高心烦,主要是心烦睡不着觉。

8.酸枣仁汤与栀子豉汤的区别。

酸枣仁汤是治的虚,近于脑贫血,它是一种缺血性的失眠,酸枣仁的作用是营养神经。

栀子豉汤是一个充血性的失眠,主要是虚烦不得眠。

9.失眠与嗜睡、但欲寐的区别。

失眠和嗜睡是一样的,这个嗜睡是睡着觉了没睡着,他是想睡着没睡着他睡不着,他是迷迷糊糊,老想睡老睡不着迷迷糊糊,这个干脆连迷糊也不迷糊,就是睡不着,两者是同一个病。

但欲寐的人脑缺血,连眼都不愿意睁,循环要衰竭,脉沉、微、细,脉沉细脉微、四肢厥逆,那不是循环到衰竭的时候了,这是一种贫血性的,那是要趋于衰竭,所以这个就不做所谓眠的处理,就赶紧的回阳。

四.小结胸大结胸

1、小结胸,也是正在心下,那心下痞是按之软,这一个是按之疼,按之疼这不是气体,是有内容物,区分就是按之疼按之软,都是正在心下,就是结胸和心下痞的区别。这个有发热,小结胸有发热,因为脉浮、滑,就知道有发热。小结胸是什么,这是胃的实际内容,多是胃分泌出来的液体,因为它这个药啊,一个是栝蒌,一枚栝蒌,你看这个一枚栝蒌是多少,这一枚栝蒌是克以上。再就是半夏、*连,半夏也是把胃里的东西降到肠里。*连是清热的,是制止胃的发酵,这也是从结肠里往外排排异的。这个小结胸结的是什么,应该是饮,水、饮、痰知道吧,饮这是在脏器腔里头的分泌物、粘液。

2、大结胸

大结胸这一个就是比较严重了,你看这个原文,不是光胃里肠里有内容物了,也属于饮,大*芒硝用量很大,80多克大*,芒硝少于一升,甘遂3克研成末,这个要是煮大*,按《伤寒论》的量是6升水煮成3升,煮成3升以后加芒硝,再煮芒硝化开溶解以后,把甘遂末搁上,每次吃三分之一,量太大。甘遂是逐水的,就是痰饮,大*芒硝通肠往下泻,这是治大结胸的。

只要是胃疼、有热,这个人平常素日有水饮,就可以用小陷胸汤,就是发热、心下疼,按之疼,不按不疼一按就疼,小陷胸汤吃了就好,这一个常用,常见病。

3、小结胸与四逆散的区别

四逆散腹中疼,按也是疼不按也是疼,疼的厉害,脉弦细;小结胸这一个是脉浮、滑;小结胸有热,四逆散不必有热;四逆散疼的出大汗,脚手冰凉,小结胸疼的剧烈。四逆散舌头白苔,嘴发干。

疑问

十枣汤和大结胸如何区分?

十枣汤

芫花1.5g、大戟1.5g、甘遂1.5g、大枣10枚

主治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肿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上各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问题设置

1、越脾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区别是什么?

2、石膏的禁忌是什么?为什么?

3、中*性痢疾的分销的途径有哪些?与慢性结肠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栀子豉汤系列方剂的区别是什么?

5、心下痞、大结胸、小结胸、四逆散如何区别?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医传承43栀子豉汤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