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孙某,男,68岁,年2月2日就诊。患者难入睡、易醒10余年,加重1年,期间经中医及“谷维素、舒乐安定”等治疗,效果不佳,且担心服用安眠药后有依赖性,遂来诊。刻诊:难入寐、易醒,白天精神尚可、无明显睡意,口苦,胃时胀,纳食不馨,二便尚调。舌暗红苔薄*;脉:右寸关弦缓、沉取力减;左寸沉细,关弦,尺沉细。
诊断:不寐(失眠)(痰热夹瘀、肝胃不和)
处理:治以清热化痰、舒肝和胃、活血养血安神为法,以*连温胆汤加减:*连2g、竹茹10g、陈皮8g、法半夏12g、茯苓15g、*芩8g、枳实12g、柏子仁15g、丹参20g、珍珠母30g、夜交藤20g、炒麦芽15g、神曲10g、焦山楂12g,7剂,水煎服。
二诊:2月8日,睡眠稍有改善,入睡较容易,但仍容易醒,口苦、胃胀缓解。效不更法,加强养心安神,以*连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减:陈皮8g、法半夏12g、茯苓15g、枳实12g、竹茹10g、*连3g、酸枣仁15g、丹参15g、川芎6g、知母12g、生甘草6g、珍珠母30g、夜交藤20g,7剂,水煎服。
三诊:2月21日,睡眠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以前方7剂,水煎服。
疗效:服完三诊方,已能安睡,四诊、五诊继以二诊方巩固治疗,诸症愈。
体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认识和治疗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中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盛,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五个方面。由此可见,中医认为失眠虽然病位在心,但是与其他脏腑相关,不能靠一方一药治疗所有的患者。另外,心理疏导和睡眠教育也同样重要。
每日一案(38)临证一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