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挺符合之前,听说过,有些方子可能用的是整个枣,不光是仁。老百姓摘到个果子丁还真懒得给你砸出个仁来。
比如,
虽然用的是酸枣仁4升,但煮法是写“煮酸枣取一斗,去枣纳药”。
有趣的是本经也写酸枣。
买了几块尝尝味道,这个酸枣真的很小,有红枣的味道,多了酸味,更瘦瘪,可能这样红枣才叫大枣。湖南博物馆里的汉代大枣才鸡心枣大小,但相对于酸枣就是大。不太理解古人怎么想到把这仁分离出来用,我就试试是不是很简单。我把肉吃掉,剩下的核,摇它会有声音,我吃了十颗,拿在手里摇很有趣。会很好奇里面装了什么,到底装了什么呢,还能装什么。。。装的当然是杏仁。把仁分离出来,又不弄烂是硬功夫,那层核很硬,而且它比杏仁桃仁的核更小,你用什么工具合适砸开他?所以酸枣仁贵的有理由的,厂家需要聘很多牙好的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