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分享夏至已至,冬病夏治正当时
TUhjnbcbe - 2021/7/29 16:43:00
夏至·物候解

夏至,是夏天里的第四个节气。

曾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校园里遇见一个年轻的妈妈,她牵着刚放学的女儿(看样子,小女孩儿刚上幼儿园)一起回家。

妈妈随口说了一句:明天就夏至啦!小女孩儿好奇地问:妈妈,夏至是啥意思?

妈妈说:夏至,就是夏天到来的意思。小女孩儿点点头:知道了妈妈!大手牵小手消失在道路的转角处。

夏至是夏天到来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如果夏至是夏天到来,那么,立夏是什么?

“至”,在古代汉语里通常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到”(到字拆开来看,左边是个“至”字。右边的“刂”即所谓“立刀旁”,表音)。

另一个意思是“极(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五月中。夏,假大也。至,极也。物至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因此,夏至的意思,就是夏天到达了极点。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过了这一天,北半球白昼则渐渐变短。民间谚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冬病夏治

古人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所谓的冬病夏治,就是指人在冬天因为感染风、寒、湿而得一些疾病,可以借助夏天旺盛的阳气,使得治疗事半功倍,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借天时。

很多人体内的寒湿气太重,毛孔闭塞,在秋冬季节,用大量发散类中药都不能祛邪外出,长此以往,导致邪无出路,留恋于筋骨皮肉之间,非肿即痛。

对于这样的人,我的导引师父有一句名言:请君吃饭,不如请君出汗。不要因为汗液能带走一些营养就否定出汗。但需要注意的是:出汗时一定要注意避风。

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是很多人都熟知的道理。冬至寒极生热,夏至热极生寒。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古人认为,夏天属火,于卦为离,中有一阴。这一阴,乃是人体的真阴。

因此,夏至的养生要点,巧借天时出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不要损伤到这一真阴。

简单地来说,就是要做到动中有静,心静自然凉,不然容易出现心浮气躁,心神不宁的症状。饮食上可以适当吃一点养阴血的食物,如怀山药等。

当然,无论何时,都一定要注意养好脾胃。很多人为了降暑,贪一时凉快,吃大量寒凉的东西(包括一些寒凉药、冰镇水果、冰镇饮料),进而损伤脾阳,出现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

又因为太热,许多人夜里睡觉要把空调开到最大,这还不够,还要将电扇放至床边,对着头部和背部吹,都还不够,睡觉前还要冲一个凉。这些都是很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本就虚弱的人。一定不能忘记,春夏养阳这个总纲。不热,还叫夏天吗?

药膳推荐

▋山药粥

《饮膳正要》

治虚劳、骨蒸久冷。

羊肉一斤,去脂膜,烂煮熟,斫泥(剁成泥状)。山药一斤,煮熟,

斫泥。右件肉汤内下米三合煮粥(上面的两种原料放在肉汤中,然后再放入适量的米,煮成粥),空腹食之。

▋酸枣仁粥

《太平圣惠方》

适应老年性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

酸枣仁30至45g,捣碎,浓煎取汁。以粳米克煮粥,待米半生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汤,共煮为粥。

声明:本文转自“中国中药杂志”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夏至已至,冬病夏治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