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张昊旻主任带您走近焦虑证
TUhjnbcbe - 2021/8/25 16:57:00
情绪是人体第一免疫力焦虑症,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焦虑障碍。中医并没有专门记载“焦虑症”这一病名,一般认为与“惊病”“脏躁”等病证相似。焦虑障碍的症状jiaolvzhangaidezhengzhuang焦虑障碍的最主要表现包括害怕和焦虑两个方面。害怕是对真实的、或者假想的、或者即将到来的威胁产生的情绪反应;而焦虑是对未来的威胁的期待和担忧。这两种状态既有一定的重叠,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害怕,经常与惊醒、危险、逃跑等行为有关;而焦虑则更经常的为未来危险做准备的肌肉紧张和警觉、紧张或回避行为有关。焦虑,本身是一种人的正常情绪反应,是对安全、健康、命运、危险等不确定因素的担心,其中包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但是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的程度密切相关,当情况改变后,焦虑就会解除。但是焦虑障碍的表现则与压力和危险的情况和程度不成比例,甚至患者本人也明确其并没有那么强的压力和危险,但仍控制不住产生过度的焦虑症状。这种焦虑会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且女性发生焦虑障碍更为常见,尤其易与更年期、月经期症状等相融合。焦虑障碍的分类jiaolvzhangaidefenlei根据《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五版)》,将焦虑障碍分为:●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类型

No.1分离焦虑障碍

是指个体对离家或与依恋对象分离,存在过度的害怕或焦虑,甚至会经历反复发作的极端痛苦。有些儿童在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会显示出社交退缩、冷淡、悲伤或难以集中注意力。

有时不同的年龄,个体会害怕不同的事物,如动物、怪物、黑暗、抢劫犯、窃贼、绑架者、汽车意外事故、飞机旅行等能够带来危险的其他情境。

有分离焦虑障碍的儿童可能拒绝上学,进而造成学业困难和社会隔离。

No.2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特定的事物包括昆虫、狗、蛇、针头、血液、毛绒玩具等,特定的情景包括飞行、高处、暴风雨、乘电梯等。

不同于正常人的一过性害怕,此类恐惧可能被泛化,只要与引起恐惧的事物发生联系,就会导致个体的紧张、焦虑、害怕、回避,甚至会诱发痉挛、呕吐、昏迷等躯体症状。

No.3特定恐怖症

是指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无法讲话,或当别人对其说话时,无法回应,但是日常与最亲密的人沟通会十分顺畅。区别于社交障碍,这类患者在不需要语言交流的场合,并不会过分担心其他人的负面评价。此类儿童及青少年,往往会严重影响学业和受教育程度。

其情绪中包含有害羞、害怕、退缩、依赖、强迫、对立、社会隔绝等因素。

No.4社交焦虑障碍

是指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的显著害怕和焦虑,主要担心受到其他人的负面评价,担心冒犯他人。

这类患者往往不够自信或过于顺从,因为害羞而退缩,更喜欢待在家里,社交时会出现脸红、心率过快等躯体症状。

No.5惊恐障碍

是指个体出现反复的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

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颤抖、气短、胸痛、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震颤、现实的不真实感,甚至有濒死感或发疯。

是一种突然而来的汹涌而至的强烈害怕和不适,有的可预期,有的不可预期。

No.6广场恐怖症

是指由于真实的或预期的接触不同情境,包括乘坐如公共汽车、火车、轮船,或者处于开放的空间,比如停车场、集市、桥梁等,或者处于密闭的空间,比如商场、电影院等,或者处于拥挤的人群中,或者独自在家,个体就会被激发的显著而强烈的焦虑或害怕。

如果一旦发生了惊恐害怕,有时会很难逃离。

No.7广泛性焦虑障碍:

是指个体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事件,表现出过度的、难以控制的担心。

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紧张激动,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易激惹,或者肌肉紧张,或者难以入睡,或者引发社交障碍。

焦虑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jiaolvzhangaidezhongyibianzhengfenxing实证主要包括肝气郁结、心肝火旺、痰热上扰这三种证型。

肝气郁结型

证见情绪低落,善太息,胸胁不适,少腹胀满疼痛,躁动不安,咽中异物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上以疏肝理气解郁立法。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包括柴胡、芍药、川芎、枳壳、陈皮、甘草、香附等。

心肝火旺型

证见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小便短*,舌红苔*,脉弦数。治疗上应清肝泄火,清心安神。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等。

痰热上扰证

证见患者心烦失眠,易惊吓,喉间痰鸣,躁动不安,口渴,胸闷气粗,舌红,苔*腻,脉滑数。治疗上应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用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包括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虚证主要包括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这两种证型。

01

心脾两虚证

证见惴惴不安,心悸,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多梦健忘,舌淡苔白,脉弱。治疗上应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选用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包括白术、人参、*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

02

心肾不交证

证见惊悸健忘,心烦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上应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方选用*连阿胶汤加减,药物组成包括*连、*芩、芍药、鸡子*、阿胶等。

现代医学对焦虑的认识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紊乱、内分泌紊乱和免疫紊乱三方面。药物治疗上,主要使用苯二氮卓类(艾司唑仑、唑吡坦等)、氨甲酸酯类(甲丙氨酯、卡立普多等)、二苯甲烷类(定泰乐等)等药物为主。临床疗效不完全满意,服用药物时间长,副作用明显,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和伤害,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酿成了太多悲剧。中医药与心理疗法相结合,从生理、心理双管齐下,既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又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景岳全书?郁证》提出,五气之郁,因病而郁,情志之郁,因郁而病。说明郁证的发生,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青少年,都会发生情绪与心境的变化,因此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从而导致郁证发生,而儿童青少年的郁证又与成人郁证不同,具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加以辨别进行辨证论治。

*长医院传统诊疗中心,拥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真挚地为您提供专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中医复方与心理学技术相结合为特色,及时治疗准确,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减少病残和自杀率,真正达到临床治愈。

张昊旻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诊治

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及记忆功能障碍等常见疾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治疗特色为,综合运用中医中药及心理学治疗技术,将中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制定个体化治疗及康复方案,取得良好疗效。

现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参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项目1项,发表国际SCI检索及国内学术期刊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获发明专利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教学技能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

职务职称:主任、副教授出诊时间:周三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昊旻主任带您走近焦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