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药百科茯苓利水渗湿,认识茯苓
TUhjnbcbe - 2022/8/25 22:55:00
脸上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8562.html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属茯苓的菌核,自然界中茯苓生长于松树根上,广泛分布于吉林、河南、安徽、浙江、附件、四川、台湾、湖北、贵州、广西、云南。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菌核呈球形、卵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一般重~0克,外面有深褐色多褶皱的皮壳,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主要含β-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土牧酸、三萜羧酸、齿孔酸、松苓酸等。亦含脂肪酸,如辛酸、十一酸、月桂酸、十二酸和棕榈酸。此外尚含麦角甾醇、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右旋葡萄糖、腺嘌呤、组胺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

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调

白浊。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证。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参、*芪、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去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参、白术、山药等配伍。亦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证,具有治疗作用。可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背酸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证。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茯苓恶白蔹,畏地榆、雄*、秦艽、龟甲,忌米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百科茯苓利水渗湿,认识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