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八百里太行最绿的地方;
邢台县,享誉中外的“邢枣仁”发源地;
高品质的酸枣装点着这里的沟沟坎坎,产业化的规模经营绽放出山区人民致富的笑脸。
如今,邢台县以重整河山的气魄,在太行浅山丘陵区大手笔整合酸枣资源,一条横跨百里的酸枣产业带正在这里崛起。
百里酸枣红太行
巍巍太行是一座中药材的宝库,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更是中药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年,邢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5万亩,酸枣、菊花、*芩、知母、桔梗、金线莲、山茱萸、林下参等已形成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产品主要销往安国等中药材市场和国内知名制药企业,正在建成为闻名全国的中药材大县、强县。
这里是北小庄乡,传统的野生中药材圣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名医扁鹊的药材采集地,成就了他悬壶济世的千年美名。
这里是太子井乡,著名的酸枣之乡,以其优质的酸枣品质,被列入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所属的白家庄村更是以深厚的酸枣文化,浓浓的酸枣情结,开拓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酸枣产业。
世界酸枣看中国,中国酸枣看邢台。
“邢枣仁”早在明清时期就有“邢台酸枣甲天下”的美誉。邢台县所产酸枣仁,粒大饱满,皮紫红色,无核壳,品质优,产量大,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邢台县所产的酸枣仁皂苷A含量最高,是各类酸枣中的极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安神宝”,就是利用邢枣仁为原料而制成。
邢台县生态环境优美,是优质“邢枣仁”生长的天然沃土。目前,拥有野生酸枣资源35万亩,酸枣分布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酸枣林面积占山场森林面积近50%左右,以邢台县为中心的邢台西部山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酸枣产业基地。
年,邢台县将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叫响品牌作为重塑“邢枣仁”的发展目标,以示范园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制定了气度恢弘的邢台县百里酸枣产业带战略布局。
这一宏伟项目,从南到北,串联起5个乡镇的10个酸枣产业基地,以河北邢州枣业有限公司、邢台县满山红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利用酸枣人工抚育、品种改良、标准化栽培技术,扩大种植规模,提升酸枣质量水平,加强产品贮藏和初加工能力建设,培育“邢枣仁”品牌,拓展酸枣产业带的休闲养生、旅游观光功能,最终建设成集种植、加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邢台县酸枣百里产业带。
目前,全县35万亩酸枣资源中,已建成千亩酸枣规范化生产示范园10个,5千亩示范区2个,规范化生产面积10万亩。河北邢州枣业有限公司、移联网信集团、邢台久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邢台县聚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已经成为百里酸枣产业带的领航者。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河北邢州枣业有限公司拥有酸枣基地10万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其“酸枣优良品系快繁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在国内领先,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酸枣基地通过有机认证,生产的酸枣汁、枣睡好等系列产品荣获第1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第十八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奖。
邢台久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以岭药业合作,开发10万亩野生酸枣基地,高标准打造了1万亩核心示范区,实施3万亩推广应用区、6万亩辐射带动区。不仅解决了酸枣销路问题,而且促进了酸枣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邢台市艳亮农产品有限公司采用野生酸枣叶芽生产的“中邢仙茶”,充分利用了酸枣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的特点,以保健茶饮的方式,开辟了一条酸枣深加工的新路子。
为拓展销售渠道,邢台县与移联网信集团合作,利用其拥有的全国多个运营中心、20多万家终端门店,组成了庞大实体分销系统,为酸枣基地生产的产品和药物,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
太行山成就了酸枣业,酸枣业富裕了太行山。
当酸枣百里产业带建成的时候,30万亩的优质邢枣仁生产基地,年生产邢枣仁将达到万公斤,实现亩收益元,总效益12亿元,使基地内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元。
酸枣百里产业带,
铺就了一条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酸枣百里产业带,
开启了振兴祖国中医药产业的新征途。
邢台县农业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