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这段时间的我们,因为由夏入秋,从暑转凉的缘故,正值血气渐收,阳气渐敛的一个阶段,类似于螃蟹换壳或者金蝉脱壳,此时的我们正处于“适秋”的调整时期,所以身体也会相较他时更为孱弱,因此在调养的方向上,这里有来自传统的三宜三忌是不得不知的。
首宜:注意保暖,防好温差
首忌:冒风顶雨,感寒受凉
在保暖这块,最需注意的应当是北方的小伙伴了,因为自从出伏以后,寒潮南下之际,如今的昼夜温差可谓被拉得越来越大,而在这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之下,我们体内的心血管便会先受其影响,进而便会容易出现因血管收缩紧张而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睡眠的时候,北方的小伙伴如果最近觉得夜间忽冷,那么最好在睡觉之前,先把窗户合上,然后被子再加厚一分;此外对于南方仍处湿热环境下的小伙伴们来说,夜间保持空调的运行仍是第一选择,但最好也配备起合适的被子与其他适当的保暖措施。
而在那些行之有效的保暖防凉办法中,但以南怀瑾老师的温脐法最为著名,这个温脐法出自南怀瑾老师的著作《我说参同契》中,原文如下:
“道家有个叫灸脐法的妙招,今天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第一步先做艾绒,做艾绒的时候记得只要取艾草的叶即可,像类似梗或者茎的东西最好用手掰掉,挑选好艾叶以后,不嫌麻烦的,可以用手慢慢搓成艾绒,如果想更方便的,可以用破壁机搅碎成绒,当然现在手搓的不如机器细腻,这里建议大家选用机器为好。
接着在花椒、桂圆的挑选上,建议大家买汉源贡椒和茂名桂圆为好,其一这种产自汉源的花椒不仅味道浓烈效果好,而且花椒内所含的杂质也少;其二产自越往南方地区的桂圆,它的温阳之性也就越强。
而处理花椒其实跟处理艾绒类似,都是要先打成粉的,但桂圆我们则最好用手撕,即撕成长条即可,最后一步我们只需要将这三种材料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的清水混合均匀即可,这里水不要加多,一点点让它们互相粘连不散即可,同时搅拌的力度和精度也需要注意,过程中尽量不要偷懒,最后等这温脐法所需的材料均匀混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将它存储于纱袋中。
然后等到了晚上,我们就可以从这纱袋中取出药泥,然后抹在我们的肚脐上即可。按照南先生的说法,这个温脐法可以令人体内的阴阳通汇,而这阴阳一通汇,那么除了脾胃可得调理以外,还有像什么失眠、手足冰冷、风寒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87¥69购买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这个方法调理下身体吧。
腹部不暖常痛泄,阳虚怕冷手脚凉。
睡眠不佳齿痕重,湿寒易进身体中。
口腔味重溃疡起,火气上头牙龈肿。
头睑油腻皮肤差,痤疮痘印难停休。
如果以上你生活中已出现了3条以上,那么用南师温脐法来调养,自然便在合适不过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温脐过程中,身体突觉燥热,那么就可以先将药泥取出,接着等身体自行调理即可。最后温脐法对于小孩子则可能不那么适合,因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缘故,所以最好不要给小孩子用这个温脐法,因为一旦用错,那么就容易伤阴耗血。
次宜:依靠天时,补养气血
次忌:性急心切,贴膘伤体
接着,每逢秋季,都难免会兴起一阵“补气血”和“贴秋膘”的风潮,但其实初秋如此却并不适合,一来初秋之时,人体脾胃尚因夏暑而疲惫不堪;二来新秋方至,人体四肢百骸也正或多或少被秋乏影响。因此那些真正的养生大咖,往往不会在初秋轻易用“吃”来补益身体。
那么究竟要如何补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多睡即可,有道是:“睡好百岁精。”这人醒眼开,气血便会转开马力,从而进入消耗状态;但倘若眼闭神息,那么血气自然就会进入封存和涵养的状态,所以新秋要养,那么首先就要重睡眠。
另外新秋之时,自然界中白昼的时间正在逐渐减少。而白昼的长短往往和精神的盈虚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现如今要真想睡个好觉,其实也并非一件简单之事;而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夜半梦醒的经历,醒来时不仅嗓子干干的,且一旦醒来却是再难睡去,眼瞅着天越来越亮,这心却是越来越烦,等到白天起床做事的时候,却是什么都不想做了。
除了这种莫名其妙的难眠和夜醒以外,很多小伙伴在夜里还会因为没吃夜宵的缘故而辗转难眠,但有时,正是这夜宵吃下以后,却是更也睡不着了,于是在初秋的这一天天里,不仅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连精神状态都可能跟着崩溃。
如果你有这些问题,那么夜间不妨来带自熬的酸枣仁膏,喝由酸枣仁熬成的膏,不仅能帮人补充肝血气,同时还能助人睡眠。
一般在家我们也可以自己熬膏,熬这酸枣仁膏需要等量的酸枣仁、桂圆肉、茯苓及桑葚干和冰糖(甜味可自行调节),。
首先熬膏之前,要将食材泡水,然后第二天取出置于砂锅内,然后武火烧开,后再文火慢煎,将砂锅内的水煎少一半为止。
接着便可取出过滤,然后复煎,接着再过滤,一般第三次时便能加入冰糖、蜂蜜以适当调和,调和完毕就可以封装保存了。吃酸枣仁膏要记得用温水而不是热水,调开以后,在晚上睡前一小时服用即可。
如果你觉得熬膏麻烦,那不妨试试商场里的这款酸枣仁膏,一样的古方古法熬制,品质也经得起考验。
它是由酸枣仁、桂圆、百合、莲子、*精、桑葚、茯苓、红枣、麦芽糖、蜂蜜组成组成的。
用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还配上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百合;
养心安神、健脾益肾的莲子;帮你清心火;再以祛湿健脾、宁心安神的茯苓;
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桂圆和大枣;帮你补益心脾;
滋阴、补血的桑葚;帮你补肝肾、补气血,又可以弥补熬夜对气血的亏损。
之前小伙伴觉得比较甜,我们做了减糖版,熬得比以前更浓稠,也就是每一勺的密度变大,有效成分更多了。特别适合
晚上被动熬夜,躺在床上睡不着
夜里常常固定的时间段醒来
睡得不踏实
一直处在缺觉状态中的人
深睡眠比较少
总是做梦
尾宜:饮食规律,酸甘养阴
尾忌:饮食无常,喜辛爱辣
初秋时分,在寒燥二气尚未到来之际,此时自然中的暑热与湿气却也依旧当令,而人体的脾胃又因历经了盛夏酷暑的消磨,在新秋时分正是处在最为脆弱的阶段,这点尤其表现在老人与小孩身上;因此在饮食这块,我们必须得赶紧重视。
而首先在饮食规律上,我们最好要“少辛增酸”也即减少辛辣,增加酸味。因此像现如今新秋所产的李子、山楂等时令的酸味水果便可以放开多吃一些;但李子多吃极易上火,而山楂如未经处理,又恐会伤人脾胃。
所以,如果害怕水果伤到脾胃,那么最好就干脆把水果给处理一番,至于如何处理,那么自然莫过于熬膏为佳,而其中在一众适合当秋用以涵养脾胃的膏汤中,最主要以六物膏为美,而六物膏中六物,即是指山楂、大枣、麦芽、山药、茯苓和鸡内金。
虽说六物汤材所用之物都易助脾胃畅通,但毕竟汤方难存,每用一剂然后再又煮一剂还是太废时间,不说如今光阴寸金的现在,即便搁到古代,每煎熬一味材料都得花上几个时辰,且又要有人在旁留心,实在太耗人力以至于不利生产。
因此人们便将这六物提前煎熬成膏,封装于罐,等什么时候感到行血困难、面色异常时再取出服用,而一般制作六物膏,需要历经选材、浸泡、煎煮、沉淀、浓缩、化膏、过滤、收膏这八道工序,若缺其一,则膏要么苦不耐品,要么涩难入口。
一般在家煎煮,需准备山楂克和30克的炒麦芽、鸡内金、茯苓、山药、大枣和冰糖克,接着将材料洗净控水备用,然后准备砂锅一口,加入漫过材料的清水再度浸泡2个小时左右,之后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个小时。
当汤水收干一半便可关火滤渣,其后将汤水倒入铁锅,加入冰糖煮至粘稠便可收膏,成品六物膏色泽发亮,膏味清香隽永,滴水入膏可见成珠不散之象,谓此六物膏方乃成功。
如果懒得自己制作,也可以试试我们家的这款精制山楂六物膏,里面除了鸡内金和山楂外,还添加了麦芽、山药、茯苓、橘皮这四种食材,不光清理,还有山药这味补益的食材在。从山楂的去核、清洗、榨汁、过滤,到另外4种食材的挑选、配比、融合,再到熬制、反复过滤等8道工序,才能制出这醇厚的山楂六物膏。
古方膏滋的制作绝不能心急,要低温小火慢熬,这才能更好保留食材中的营养,熬出来的味道也会更好,而且重在选材,山楂一定要用鲜果山楂,基本20斤的鲜果才能熬制出1斤的膏体。
这款膏滋透亮清澈,闻上去就有一股清甜的感觉,浓稠拉丝,没有任何添加剂、增稠剂,老人和小孩都能吃。
如果让我说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喝山楂六物膏,那就是这种:又想吃又怕胖的人。还有下面这些症状,也是山楂六物膏的「打击范围」:
反胃打嗝胃口差,老吃不下饭;
口气熏天,容易便秘或者便便不成型;
吃油腻的东西会痰多,嗓子不爽;
小肚子推按的话有气结或者包块,甚至按着会痛;
小朋友性急爱哭闹,吃不下饭。
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开胃,山楂的酸,怀山药的甘,陈皮的辛香,冰糖的甜,这几种食材搭配,无论是营养还是口感,都十分不错,可以当果酱涂在面包上吃,也可以用温水冲泡着当饮品喝,在享受这种美味的时候,就把我们的脾胃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