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奔向幸福新生活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天业集团实践
以前我没有种过蘑菇,现在在村里的合作社工作,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每月还可以拿到工资,这多亏了天业集团的帮助。”10月12日,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阿亚格萨依巴格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员吐尔荪阿依·吐拉洪说。
在*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集团)的倾情帮扶下,如今阿亚格萨依巴格村已有34户人实现脱贫,完成“一户一就业”户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元。这是天业集团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业集团通过资金帮扶、产业帮扶、技术帮扶、人才帮扶、教育帮扶等方式,助力四十七团、三师五十一团五连、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阿亚格萨依巴格村、墨玉县雅瓦乡阿克切坎勒村、英吉沙县芒辛乡喀拉巴格村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效果。
既授鱼又授渔
“天业集团不仅帮我们建成了温室大棚,还为我们提供了滴灌材料、水肥一体化设备。”四十七团八连职工阿不都买买提·艾力说,他在温室大棚里种了毛芹,这几年销量不错,家里的收入也提高了。
早在年,天业集团就与四十七团结成帮扶对子。围绕该团建设规划和发展需求,天业集团投入万元,援建12座温室大棚及基础配套设施,捐助安装了价值30万元的3套中央管控集群水肥一体化装备。该装备包含水肥控制、物联网、气象数据检测、语音提示等多项功能,可实现APP远程检测及手自一体化控制,每套可自动化管理10座至15座大棚。
年至今,天业集团累计向四十七团新一连提供了共计.8万元的滴灌材料,用于实施1.5万亩节水滴灌酸枣林项目。“天业集团的节水滴灌技术帮助我们在沙漠里种活了树苗,目前,我们种植的酸枣树成活率达85%以上。”四十七团新一连连长唐林说。
天业集团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先后在四十七团举办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等,还多次派出技术人员、邀请塔里木大学教授到团场开展技术培训,既授鱼又授渔,为团场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小蘑菇有大作为
“以前村民除了种地之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入社社员每月都有固定工资,大家工作积极性特别高。”提到村里的合作社,天业集团驻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阿亚格萨依巴格村第一书记杨金明有说不完的话。
去年,杨金明来到阿亚格萨依巴格村后了解到,该村距喀什市区15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年以前,村里贫困户达户人。为带领当地群众快速脱贫,杨金明在通过近半个月的深入走访、调查思考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当地*府修建的卫星工厂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吸纳本村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年4月,由天业集团提供的30万元食用菌种植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年6月,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年7月,第一批蘑菇顺利上市,日销量公斤……
在此过程中,天业集团还以购买劳动岗位的方式,承担了首批进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就业的30名村民的工资。
吐尔荪阿依·吐拉洪说:“去年进入合作社工作以后,我家脱贫了。明年,我计划自己承包一座大棚种蘑菇。”
今年,杨金明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又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决定帮助村里建面粉厂,并争取到近万元建设资金。近期,面粉厂就可以开工生产面粉了。
杨金明说:“目前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发展稳定,收益持续增长,今后还将继续探索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大家共同奔向幸福新生活。”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8月14日上午,英吉沙县芒辛乡喀拉巴格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专门来村里参观学习蟠桃种植技术的。今年喀拉巴格村的蟠桃均价每公斤比周边其他地方所产蟠桃的价格要高出5倍。喀拉巴格村村民说,蟠桃价格高,滴灌技术的应用功劳最大。
以前,喀拉巴格村村民大多种植当地土桃。年,村里蟠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从八师引种新品种蟠桃,当时一共种植了亩,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蟠桃树苗大量枯死。
天业集团驻该村第一书记买买提·艾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系公司为喀拉巴格村捐赠了一批价值35万元的节水滴灌材料,并派技术人员面对面给村民讲解滴灌技术。最终,通过应用滴灌技术,该村合作社种植的亩蟠桃成活率达99%,蟠桃也卖出了好价钱。
近年,天业集团除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优势,选派人员赴南疆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创办合作社,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之外,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助力南疆群众脱贫攻坚。
“年至年,我们用于脱贫攻坚的帮扶资金达.24万元,今后我们会更加积极履行国企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天业集团*委书记、董事长宋晓玲说。